写景抒情
秋夜写景
抒情

译文

深夜三更家家户户都已入睡,露水快要凝结成霜,月色朦胧如烟雾笼罩。
屋檐下的老鼠与蝙蝠开始活跃,玉琴不时地被微风吹动,弦音轻轻响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的图景。"三更三点万家眠"表明时间已经很晚了,人们都已入睡,而"露欲为霜月堕烟"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仿佛露水即将凝结成霜,月光透过薄雾散发着淡淡的烟霭。斗鼠上堂、蝙蝠出"生动地展现了夜晚小动物活跃的情景。它们悄无声息地活动于古代庭院中,是夜深人静时唯一的声音来源。而最后两句"玉琴时动倚窗弦"则透露出诗人独自在夜里轻拨琴弦,琴音轻柔地伴随着他对月光的沉思。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李商隐深宵难寐时的心境与情怀。

李商隐

604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