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殿
寿
战争
怀古
情感
悼亡

译文

朝堂上还在奏事,红色大殿突然战事起。
面临危难时想起卢植,才后悔启用庞萌这样的将领。
皇帝的仪仗撤回前殿,士兵们形势危急,如同背靠城墙。
混乱中五色棒交错,阻断了阳光,象征着局势动荡。
古代有清除君王身边奸邪的典故,如今并非没有德高望重的人。
虽然内心公正,但这样的举动实在名不正言不顺。
谁会在黑暗中含冤而死,怎能忍受无声的绝望呼喊。
最近听说开设庆功宴,但并未停止使用贤臣咸英的建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属五言绝句。这段诗文中充满了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丹陛犹敷奏,彤庭歘战争。"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紧张的宫廷气氛,似乎在暗示政治斗争激烈,朝政不稳。"丹陛"指的是皇帝的御座前铺设的红色地毯,而"彤庭"则是指血染的战场或充满战争气息的宫庭。"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这里提到的"卢植"和"庞萌"都是历史人物,分别代表了忠诚和奸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危机时,后悔先前任用不当的人物。"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 这两句描写的是皇帝亲征的紧急状况以及军队集结于城市之背的情景,表明战事紧迫,形势严峻。"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这里描述了宫廷中的仪仗和旗帜,颜色各异,但却无法阻挡天气的变化,暗喻朝政混乱,无力回天。"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这两句中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贤明君主与其辅臣,并感叹现实中的君臣关系已大不如前,表达了对当下政治状况的失望。"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某些人的沉默态度表示疑惑,同时也感叹即便在庆祝长寿的宴席上,也不忘提及那些忠良之士。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政的忧虑和个人的失望情绪,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与紧张。

李商隐

604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