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
湖
出
自
钱
塘
门
,
延
伫
西
湖
滨
。
寒
冬
十
一
月
,
松
柏
凄
已
陈
。
积
水
何
湛
湛
,
楼
观
列
青
旻
。
微
阳
回
景
光
,
俯
见
白
骨
新
。
白
骨
一
何
多
,
多
为
游
冶
人
。
生
存
娱
斗
酒
,
一
往
成
灰
尘
。
妻
子
临
堤
泣
,
仓
卒
恨
未
申
。
哭
者
声
自
达
,
歌
者
声
自
频
。
写景
抒情
情感
描述死亡
季节
西湖风光
寒冬景色
西湖山水风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钱塘门外,西湖边的景象,充满了深沉与哀愁的情感。诗人以“泛湖”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水的深邃、楼阁的高耸以及阳光的微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出自钱塘门,延伫西湖滨”,开篇点明地点,钱塘门是杭州的一个重要门户,西湖滨则是诗人驻足欣赏的地方。这里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自然的美景,为后续的情感铺垫。“寒冬十一月,松柏凄已陈”,进入冬季,松柏虽依然挺立,但已显出几分萧瑟之气,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脆弱。“积水何湛湛,楼观列青旻”,积水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澈,楼阁则高耸入云,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人类建筑的壮丽。“微阳回景光,俯见白骨新”,微弱的阳光下,诗人俯瞰湖面,发现新的白骨,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凄凉感,也引发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思考。“白骨一何多,多为游冶人”,大量的白骨中,多数是游荡于湖边的冶游之人,暗示了人生的虚幻和世态炎凉。“生存娱斗酒,一往成灰尘”,生前或许曾以饮酒作乐来寻求欢愉,但最终都化为了尘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虚无的感慨。“妻子临堤泣,仓卒恨未申”,妻子们在湖边哭泣,遗憾未能及时表达爱意或完成未尽之事,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流逝和情感未了的悲叹。“哭者声自达,歌者声自频”,哭声穿透寂静,歌声却依旧频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人们面对生命离别时的复杂情绪。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西湖的景色,以及对过往生命的反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间情感的深切关怀。
傅汝舟
94首
初名舟,又字木虚,、丁戊山人等。其家初住朱紫坊,后迁丁戊山(嵩山)登龙巷。少与高濲同游学于吏部尚书郑继门下,通天象、堪舆,兼晓黄白炼丹术,曾遍游桂、湘、鄂、齐、鲁等地,求仙访道。好为画,工行草,与高濲齐名。其诗为文学家王世贞所推崇。明正德年间,在福州西湖建宛在堂,一时诗人云集。著有《傅山人集》、《傅木虚集》、《继傅山人集》、《唾心集》、《步天集》、《英雄失路集》各2卷,《拔剑集》3卷,《箜篌集》2卷,《拘虚集》5卷,《丁戊山人集》3卷,《合廾呓弃存稿》6卷,《粤吟稿》1卷,尚有杂著多种
猜您喜欢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至日用张伯举韵
宋末元初·仇远
博士无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年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满庭芳
宋·李清照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尽,犹赖有梨花。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