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韵
过
彭
泽
怀
靖
节
先
生
官
船
晚
泊
浔
阳
郭
,
把
酒
长
怀
靖
节
贤
。
腰
折
竟
辞
彭
泽
米
,
眉
攒
宁
种
远
公
莲
。
归
来
松
菊
开
三
径
,
老
去
柴
桑
受
一
廛
。
晋
代
衣
冠
谁
避
世
,
刘
家
社
稷
自
书
年
。
虽
云
富
贵
非
吾
愿
,
已
有
清
高
独
尔
传
。
千
载
令
人
吊
遗
迹
,
好
山
青
立
县
门
前
。
怀古抒情
咏史
思乡
写景抒情
田园山水
怀才不遇
赞美古迹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管讷的《和韵过彭泽怀靖节先生》表达了对陶渊明(靖节先生)的深深敬仰和怀念。诗的首句“官船晚泊浔阳郭”,描绘了诗人乘船夜泊浔阳城外的情景,以此为背景引出对靖节先生的追思。“把酒长怀靖节贤”一句,通过饮酒这一动作,寄托了诗人对陶渊明高尚人格的怀念,他以酒为媒介,遥想这位隐逸诗人的风采。“腰折竟辞彭泽米,眉攒宁种远公莲”两句,形象地刻画了陶渊明放弃官场,归隐田园的生活选择,表现出他的清高与坚韧。“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松菊相伴,简朴宁静。“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则借古喻今,感叹像陶渊明这样避世的高士在当时已不多见。“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传”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追求清高的赞赏,认为他的精神将永载史册。“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最后以景结情,千百年后,人们仍会来此凭吊陶渊明的遗迹,那青翠的山峦仿佛见证了这一切。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靖节先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崇尚。
猜您喜欢
新市杂咏(其九)
宋·华岳
花笺得得寄瀛洲,约我今宵特地留。好笑苍头迷去路,绿杨无处认青楼。
天宁寺叠前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柰苑香花集禅侣,慈宁万寿祝如陵。似兹那可异端辟,但彼谁臻最上层。忘所入流佛惟寂,遇佳得句我犹能。论民便欲论其苦,廿七年来心是凭。
春草四首(其三)
清·许咏仁
岂为看花始出城,青青河畔最关情。骅骝放野才知味,鶗鴂迎阳乍发声。留得鸿泥寻旧迹,化为萤火證他生。王孙每把归期误,历尽山程又水程。
赠余古仙山人
明·于慎行
别久鬓如丝,金门老画师。相逢春雨夜,正是落花时。能事江湖得,浮踪岁月私。旧游今欲尽,君去可依谁。
酬西涯仍次联句韵
明·谢迁
素心人远苦萦思,何处梧冈老凤仪。高谊每怀干里驾,閒情都付百篇诗。悠悠世路年华改,寂寂山扉昼景迟。拟向兰亭续修禊,斯文寥邈慨羲之。
题渊明归庄图(其一)
明·庄昶
眼中晋鼎睨谁频,五柳归来别有春。若把君臣徒造次,辙环天下是何人。
奉使燕山回早行书事
宋·洪咨夔
露满中庭月满天,秋来怀抱转悽然。客程恨不日千里,归思乱如云一川。故国伤心那忍说,遗民望眼几回穿。当家旧事堪垂泪,海上看牛十五年。
即事
宋·沈与求
造物劳人亦懵哉,又驱疲马上崔嵬。经从野店初尝笋,行尽江村始见梅。千里短书先梦寐,半生多难足风埃。桔槔俯仰成何事,已念渔蓑归去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