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
居
居
贫
何
所
事
,
始
觉
萧
闲
妙
。
掩
卷
无
与
言
,
逢
人
但
微
笑
。
抒情
读书
闲居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霖在清贫生活中的心境转变,从忙碌到闲适的微妙过程。诗中通过“居贫”这一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首句“居贫何所事”,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身处贫困之中,不禁让人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究竟在追求什么。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陈述,而是对生活本质的一种探索,引出了下文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始觉萧闲妙”,转折之处,诗人开始意识到,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宁静才是真正的财富。这里的“萧闲”不仅指环境的清幽,更蕴含着一种心灵的解脱与自在。诗人通过“妙”字,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切赞赏和内心的满足感。接下来,“掩卷无与言,逢人但微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情景。在闭门读书时,诗人选择沉默,不与外界过多交流,这是一种自我沉浸的状态,也是对内心世界深度探索的表现。而“逢人但微笑”,则体现了诗人对外界保持开放和友好的态度,即使在独处时,也愿意以微笑面对他人,传递出一种温暖和善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闲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在物质贫乏中寻求精神富足的智慧与勇气,以及在简单生活中发现美好、享受宁静的哲学思考。诗中流露出的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对于现代社会中追求物质与精神平衡的人们,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