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实
写物
秋节
怀古

赏析

这首诗《沽酒行》由宋代诗人俞德邻创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中酒价波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诗中以“去年斗酒贯三百”开篇,描述了过去酒价低廉的情景,接着“路逢曲车常啧啧”一句,通过路人对酒的赞叹,进一步强调了酒的物美价廉。随后,“朝来啜齑暮食盐,汲井煎茶待佳客”,诗人以自己简朴的生活方式,衬托出酒在人们心中的珍贵地位。“尔时石秫十二千,仍更五千籴石麦”,通过描述当时粮食的丰富,暗示了酒价低廉的原因。然而,“米曲柴薪价倍增,酒价虽增欲谁责”,随着物价上涨,酒价也开始攀升,但诗人并未责怪,而是客观地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昨秋一稔天所怜,瓯窭刈穫过良田”,诗人赞美了丰收之年,接着“大麦小麦今又熟,麟经髣髴书有年”,表达了对再次丰收的期待。然而,“年登米麦塞市廛,官酒定价那增钱”,丰收之年并未带来酒价的下降,反而官府定价增加了酒的价格。“一朝酒家悉闭户,斗酒更欲沽二千”,描述了酒价急剧上涨的情况,使得酒家纷纷关门。诗人通过“道逢醉者惊相顾,老夫仓忙问其故”,展现了人们面对酒价上涨时的困惑和无奈。最后,“答云近日添课程,去城十里皆官库”,揭示了酒价上涨背后的原因——官府增加了税收,导致酒价水涨船高。“岂惟酒价今日增,明日十千卖石醋”,诗人预见到未来醋价也可能上涨,进一步强调了物价上涨的普遍性。通过“乞浆得酒良已难,或者乞醯邻亦怒”,诗人描绘了人们在高价酒面前的尴尬处境,以及邻里之间的相互抱怨。“君不见昔时三百青铜沽一斗,坊外酒徒犹忍口”,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回顾过去酒价低廉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当前物价上涨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古代社会中物价波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无奈与忧虑。

俞德邻

382首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小雨初霁
宋·陆游
归来偶似老渊明,消渴谁怜病长卿。小雨染成芳草色,好风吹断画檐声。剪灯院落晨犹冷,卖酒楼台晚旋晴。莫道此翁游兴懒,兰亭禹寺已关情。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