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情感表达
季节描述
岁月匆匆
哲理表达
春景写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俞德邻在山阳客居时的复杂心情和生活状态。诗中以“衰年逢世变”开篇,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接下来的“人事如虮虱”,形象地表达了社会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犹如微小而繁多的寄生虫,让人感到无奈与困扰。“忧端常澒洞,头垢不暇栉”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忧愁如同波涛汹涌,无法平息,连梳理头发的时间都没有,生动地刻画了他内心的焦虑与疲惫。“方春暂返棹,浃辰卧蓬荜”描述了春天短暂的归家时光,但很快又不得不回到简陋的居所,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漂泊不定。“天风倏吹衣,轻易复一出”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只是片刻的外出,也让他感到轻松愉快,仿佛被天风轻轻吹拂。“旅巢乏安枝,如意十不一”反映了诗人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却总是事与愿违,如意之事难得一见,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与挫折。最后,“七秩能几何,日月过箭疾”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七十岁的年纪还能有多少?岁月如同箭矢般迅速,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宝贵。“夜深不成眠,吟虫助唧唧”则以深夜难眠、虫鸣相伴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深刻揭示了人生的苦涩与美好并存的主题。

俞德邻

382首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