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

)

离别
送别
写景
怀古
季节
情感
友情
地点
锦官城
修辞
喻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程道大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我生惭愧贾胡留”,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生平惭愧于未能长久留住友人,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接着,“暮鼓晨钟复报秋”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以寺院的钟声象征岁月更迭,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寓含着时光匆匆、岁月不待人的意味。“万里桥南存旧宅,十年客舍尚并州”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和时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即使相隔万里,友人的住所仍能勾起诗人对往昔相聚的回忆。同时,十年的时间跨度,也暗示了两人友情的持久与深厚。“青山是处堪埋骨,白发新来渐满头”两句,诗人以青山比喻永恒不变的事物,表达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而“白发新来渐满头”则直接描绘了岁月带来的变化,形象地展示了时间的无情。这两句既是对个人老去的哀叹,也是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反思。最后,“此日送君何限意,长江万折有东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复杂情感。一方面,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不舍,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离别之意;另一方面,诗人又以长江终将向东流去为喻,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友情和人生的美好记忆都将如同江水一般,永远流淌在心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间、生命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俞德邻

382首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