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子
晋
叔
往
曹
溪
兼
寄
冯
大
昌
历
秋
风
吹
雁
度
浈
江
,
客
子
担
簦
上
小
艭
。
招
隐
旧
盟
丛
桂
曲
,
藏
脩
今
就
玉
莲
缸
。
上
方
萝
月
留
僧
偈
,
石
磴
松
涛
起
梵
腔
。
千
载
法
门
原
不
二
,
尘
心
都
在
静
中
降
。
送别
山水
秋天
哲理
情感
友情
怀古
江景
寺庙及禅修
客行和路途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深情。首句“秋风吹雁度浈江”,以秋风、大雁和浈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萧瑟而深远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伤感。接着,“客子担簦上小艭”一句,直接点明了送别的情境,客子(即友人)背负行囊,乘小舟启程,画面生动,情感真挚。“招隐旧盟丛桂曲,藏脩今就玉莲缸”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过去约定的怀念以及对此次行程的期待。招隐,引诱隐士出山之意;丛桂曲,指隐居之地;玉莲缸,则是修行之所。这两句既是对友情的深厚回忆,也是对友人新旅程的美好祝愿。“上方萝月留僧偈,石磴松涛起梵腔”描绘了友人前往目的地途中的景象,上方(可能指寺庙)的月光下,僧侣诵经之声悠扬,石阶旁松涛阵阵,梵音缭绕,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友人旅途中的精神寄托。最后,“千载法门原不二,尘心都在静中降”两句,总结全诗主旨,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千载法门,意指永恒不变的真理;尘心,世俗之心;静中降,指在宁静中放下杂念,达到心灵的净化。这两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心灵得以升华的美好祝愿。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送别时的哀愁、对友情的珍视、对旅途的期待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郑学醇
615首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送友人边游
唐·黄滔
衔杯国门外,分手见残阳。何日还南越,今朝往北荒。砂城经雨坏,虏骑入秋狂。亲咏关山月,归吟鬓的霜。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秋怀(其三)
明·梁有誉
夕霁凉气发,曲房蔼馀清。金风被兰茝,白露浩已盈。密林谢阳彩,丛薄陨芳荣。迅商无缓调,征鸿怀苦声。物候既易感,神理固难名。汉阴甘灌园,鹿门事躬耕。金张逐丹毂,王贡彯华缨。由.....
次韵答朱侯招游海山
宋末元初·戴表元
江南春草黄,江北秋雁飞。穷居念还往,故物悉已非。我有青云交,山林可同归。十年学抚琴,对客辄累欷。岂不愿和悦,调苦心易为。青天无古今,白日相因依。向来炎炎人,所得一何微。成.....
北风行
明·朱应登
昨日南风扬,今朝北风急。南风吹山山不移,北风吹海海欲立。嗟哉!南风不与北风竞,物理自尔非相袭。轩辕台前烛龙晦,纥干山头冷雀泣。黄鹄摩空不得下,苍鹰愁枯湿。行人戢足不敢行,.....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