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别
离
遥
遥
路
万
里
,
游
子
去
何
之
。
握
手
一
长
叹
,
清
泪
泫
然
滋
。
日
月
易
流
迈
,
弦
望
恒
相
随
。
与
君
永
垂
隔
,
末
路
当
依
谁
。
疲
马
思
旧
枥
,
飞
鸟
怀
故
枝
。
人
生
何
所
苦
,
无
乃
别
离
时
。
离别
送别
情感
思乡
写景
抒发个人感受
赏析
这首《古别离》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诗人以“遥遥路万里”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漫长而孤独的离别之旅中。接着,“游子去何之”的疑问,不仅反映了游子的迷茫与不安,也触动了读者心中对远方亲人的牵挂。“握手一长叹,清泪泫然滋。”这两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悲伤。诗人与友人紧紧相握,却难以抑制内心的悲痛,泪水如泉涌般滑落,渲染出离别场景的凄凉与深情。“日月易流迈,弦望恒相随。”时光匆匆流逝,但月圆月缺的更替,仿佛在提醒着离别之人,时间虽无情,但情感却能跨越时空,永远相连。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意味。“与君永垂隔,末路当依谁。”离别的痛苦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友人的永久分离,让诗人不禁思考今后的路该如何继续。这不仅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命旅程中陪伴与支持的渴望。“疲马思旧枥,飞鸟怀故枝。”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疲倦的马思念熟悉的马厩,飞翔的鸟怀念温暖的树枝。它们分别象征着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眷恋,表达了即使身处异乡,内心仍渴望回归熟悉环境的情感。“人生何所苦,无乃别离时。”最后,诗人发出了对人生的疑问,指出离别之苦是人生诸多苦难之一。这一问,既是对离别痛苦的深刻反思,也是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探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离别之痛的复杂与深刻,以及对友情、亲情和故乡的深切怀念。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离别的诗,更是对人生、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郑学醇
615首
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