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行
巡
屯
诗
四
首
(
其
三
)
路
转
青
山
口
,
浓
荫
送
野
凉
。
塞
云
飞
漠
漠
,
烟
树
郁
苍
苍
。
废
堠
荆
榛
里
,
孤
村
青
涧
傍
。
午
晴
时
极
目
,
空
羡
雁
南
翔
。
写景
山水
边塞
怀古
情感
思乡
季节
秋天
情感
空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东行巡屯途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风光的独特韵味。首句“路转青山口”,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道路蜿蜒,穿过青山之口,引人入胜。接着,“浓荫送野凉”一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描绘出夏日午后,浓密的树荫带来的一丝清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舒适的氛围。“塞云飞漠漠,烟树郁苍苍”两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读者带入辽阔的边塞景象之中。塞外的云朵在广阔的天空中缓缓飘动,烟雾缭绕的树木则呈现出一片苍翠欲滴的景象,两者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也蕴含着一丝苍凉与孤独。“废堠荆榛里,孤村青涧傍”则将视角转向更为微观的场景,废弃的烽火台被荆棘覆盖,显得荒凉而寂寥;不远处的青涧旁,孤零零的小村庄若隐若现,更添了几分荒僻之感。这一联通过对比,凸显了边塞地区特有的荒凉与宁静。最后,“午晴时极目,空羡雁南翔”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在晴朗的午后,诗人放眼望去,心中不禁生发出对自由飞翔的大雁的羡慕之情。大雁南翔,象征着自由与远方,与诗人身处的边塞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边塞风光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