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
行
巡
屯
诗
四
首
(
其
四
)
渐
近
沁
城
路
,
公
田
次
第
看
。
雪
深
知
岁
稔
,
霜
早
怯
秋
寒
。
屯
戍
争
趋
接
,
边
防
愧
抚
安
。
西
成
真
有
象
,
多
稼
已
场
攒
。
边塞
田园
写景
秋日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东行巡屯途中所见的景象,充满了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与对边防安定的感慨。首句“渐近沁城路”,点明行程方向,暗示即将到达目的地。接着“公田次第看”,描述了沿途所见的农田,展现出一片繁忙的耕作景象。通过“次第”二字,仿佛能看到一片片农田依次映入眼帘,充满生机与活力。“雪深知岁稔,霜早怯秋寒。”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色彩。雪深预示着丰收的年景,霜早则让人感到秋天的寒意,但同时也暗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屯戍争趋接,边防愧抚安。”这里转而关注边防与戍守士兵。他们忙碌地接续工作,为国家的安全付出努力。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却感到一种愧疚之情,可能是因为自己作为官员未能更好地安抚和保护这些戍边将士,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与关切。最后,“西成真有象,多稼已场攒。”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农业的丰收。通过“西成”这一地点的提示,以及“多稼已场攒”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丰收的盛况。这里的“场攒”不仅指作物堆积如山,也象征着人们辛勤劳动后的成果,充满了喜悦与满足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农业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边防将士的敬佩与关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国家稳定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