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

)

写景
边塞
离别
送别
悼亡
战争
情感
思乡
怀古
历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归乡省亲的场景,充满了对远方与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首联“燕云何处是并州,赤壁矶头问去舟”,以燕云和并州作为背景,通过询问去往武昌的船只,表达了对友人归乡路途的关切和对远方的向往。燕云和并州都是古代地名,这里借指友人的归乡之路,赤壁矶头则点明了友人即将离开的地点,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颔联“海阔山长羁旅梦,天荒地老死生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海阔山长象征着旅途的遥远和艰难,羁旅梦暗示了友人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而天荒地老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死离别的哀愁。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颈联“他乡寒食身千里,故陇斜阳土一抔”,描述了友人远离家乡,在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里,独自一人在千里之外思念故乡的情景。他乡寒食,不仅强调了节日的孤独感,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故陇斜阳,则通过夕阳下的坟墓,寄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以及对生命终将逝去的无奈。尾联“为语东归华表鹤,英雄馀骨几人收?”以东归华表鹤为喻,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祝愿,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忆和对他们遗骨能否得到妥善安放的忧虑。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关怀,也是对历史和生命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乡愁、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文学韵味和情感深度。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