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
山水
赞美
怀古
抒情
地点
庐山
夏天
名胜

赏析

这首诗《题庐山瀑布图》由明代诗人来复所作,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首句“庐山瀑布天下闻”,开篇即点出庐山瀑布的盛名,引人入胜。接着“白河倒泻千丈云”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仿佛白河倒悬,形成千丈云雾,气势磅礴。“长风吼石吹不断,一洗浩劫消尘氛”两句,进一步渲染瀑布的雄伟与力量,长风呼啸,石头被吹得摇动不已,瀑布的冲击力足以洗净世间的灾难,消除尘埃,展现出瀑布的净化之力。接下来,“我昔浔阳看五老,探湫直上青龙澳”两句回忆了诗人过去在浔阳观赏五老峰的经历,以及深入探寻瀑布源头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探索与敬畏。“六月飞涛喷雨来,洒作冰花满晴昊”描绘了瀑布在六月时节的景象,飞溅的水珠如同冰花,在晴朗的天空中绽放,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是时谪仙邀我锦叠屏,山瓢共酌夸中水霝”两句提到诗人与谪仙一同欣赏瀑布,共享美酒,夸赞瀑布的奇妙之处,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谊。“冷光直疑山骨裂,清味不作蛟涎腥”通过比喻和对比,强调瀑布的清澈与纯净,冷冽的光芒似乎穿透山体,而其味道则不同于蛟龙的腥气,展现出瀑布的独特魅力。“尔来漫游身已倦,归老芝岩寄淮甸”表达了诗人因长期漫游而感到疲惫,希望在归隐之地享受宁静的生活。“枕流三峡杳莫期,高寒每向图中见”描述了诗人渴望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枕着流水,度过宁静的时光,但这种生活只能在画中实现。“可怜问津之子徒纷纭,高深谁得穷真源”感叹于追求高深境界的人们往往徒劳无功,真正的源泉难以触及。“大千溟渤敛一滴,污潢绝港焉足论”将大千世界的广阔与大海的深邃与一滴水、一条小河进行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伟大与复杂。最后,“我知山中有泉无若此,便欲临渊弄清泚”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喜爱与向往,希望能亲自体验其清澈与纯净。“是非不到烟萝关,两耳尘空何必洗”总结全诗,强调了远离世俗杂念,保持心灵纯净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领略到自然之美。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