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
金
门
·
依
韵
和
孤
蟾
四
阕
如
何
喜
。
自
喜
自
知
可
矣
。
天
地
与
人
同
一
理
。
世
间
知
者
几
。
六
十
循
环
卦
气
。
岁
岁
二
分
二
至
。
坎
险
何
妨
离
附
丽
。
共
谁
研
底
里
。
抒情
哲理
写景
怀古
情感
思乡
爱情
友情
怀旧
赏析
这首元代吴澄的《谒金门·依韵和孤蟾四阕》中的诗句,表达了一种个人内心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如何喜"开门见山,直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但这种喜悦并非外在的热闹,而是源自内心深处的自得其乐。"自喜自知可矣"进一步强调这种喜悦源于自我认知,认为无需向他人炫耀或证明。接下来,诗人将视角扩大到天地人之间,指出世间万物皆遵循同样的道理,然而真正能理解这道理的人却寥寥无几,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观照。"六十循环卦气"借用了中国古代的易经理念,暗示时间的轮回和宇宙的秩序,而"岁岁二分二至"则具体描绘了四季更替的自然法则。"坎险何妨离附丽"一句,坎象征困难和挑战,离代表光明和温暖,诗人以这两种对立元素并存来寓意人生中的起伏,即使面临艰险,也能找到希望和依靠。最后,诗人发出疑问:"共谁研底里",表达了对于宇宙奥秘的探索欲望,渴望与知音共同探讨这些深邃的道理。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个人的喜悦体验,寓言式地揭示了人生的哲理,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吴澄
99首
晚字伯清。[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