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邻
人
元
德
之
武
昌
读
律
已
三
世
,
能
诗
新
有
声
。
忽
辞
亲
舍
去
,
远
作
武
昌
行
。
江
汉
秋
风
起
,
孙
曹
故
月
明
。
旧
游
曾
感
慨
,
送
子
倍
关
情
。
送别
情感
怀古
读书
地点
武昌
季节
秋
抒情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吴澄为友人元德前往武昌所作的送别之作。诗中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场景与情感。首句“读律已三世,能诗新有声”,赞美友人不仅在法律上有深厚的造诣,且在文学上也崭露头角,颇有才名。这既是对友人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接着,“忽辞亲舍去,远作武昌行”两句,点明了友人即将启程,离开熟悉的家园,前往远方的武昌。这一别,充满了不舍与期待,既有对未知旅途的憧憬,也有对未来的担忧。“江汉秋风起,孙曹故月明”描绘了一幅秋夜江面的壮丽景象。江水与汉水交汇之处,秋风吹过,带来凉爽与宁静;而天空中,明月依旧,照亮着友人前行的道路。这一景象既烘托了离别的氛围,也寓意着友人虽远离家乡,但心中始终有明灯指引,充满希望。最后,“旧游曾感慨,送子倍关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过往经历的感慨以及此刻送别时的深厚情感。旧日的回忆让人心生感慨,而此刻的分别,更让诗人倍感不舍与牵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也有对离别时刻的伤感,情感真挚动人。
吴澄
99首
晚字伯清。[1-2] 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与许衡齐名,并称为“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曾著《列子解》,今已佚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