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春天
抒情
怀古
写鸟
啼鹃
情感
思乡
山水
田园
惜时
赞颂

赏析

这首宋诗《次李林居春晓游园》是真山民所作,描绘了春天早晨游览园林的景象。首句“灭没晨曦弄淡晴”写出了黎明时分,淡淡的阳光穿透云层,给晴空带来一丝朦胧之美。接下来,“追随杖履竹间亭”描绘了诗人手持拐杖,漫步在竹林与亭子之间,享受着宁静的春日时光。“花逢酒侣容先醉,柳见诗人眼剩青”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花儿似乎因遇见饮酒的朋友而提前绽放,柳树则仿佛懂得诗人的感受,显得更加青翠欲滴。诗人借景抒怀,流露出对春光的喜爱和人生的感慨。“三月光阴半流水,百年身世一浮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将三个月的春光比作流水,自己的人生则如水上浮萍,无定所,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最后两句“啼鹃只管催春去,不道衰翁已怕听”,以杜鹃鸟的啼叫象征春天的离去,而诗人却因年老体衰,对这催春之声感到害怕,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感伤的情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验。

真山民

122首
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集》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