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怀

便
湿
怀
山水写景
雨中情景
情感
思乡
写山
秋天的写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中与友人凤山探访三江谢先生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人物情感的流转。首句“遥忆高人住浣溪”,以“遥忆”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追忆往昔、怀念高人的氛围。“高人”指谢爽,暗示其品行高洁,居住在浣溪旁,环境清幽雅致。接下来,“一尊相约为谁携”则引出探访的目的,表达了对友人凤山的期待之情。“出门日脚云犹薄,转盼城头树已低。”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雨中的景象。早晨出门时,天空还残留着薄薄的云层,但很快,随着视线的转移,城头的树木似乎因雨水而显得更为低矮,形象地表现了雨势渐大,环境变化之快。“班坐博凉便看雨,并舆沾湿分冲泥。”这两句描述了探访过程中的情景。一行人坐在凉爽的地方,一边欣赏着雨景,一边可能还参与了某种活动,如分担道路的泥泞,体现了朋友间的互助与共享乐趣。最后,“老怀尚记山庄下,瘦竹黄花共短藜。”诗人回忆起年轻时在山庄下的经历,那时的瘦竹、黄花与简陋的藜杖一同陪伴,如今虽年岁已高,但那份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依然深藏心中。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友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在雨中探访的温馨场景,以及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即事
清·爱新觉罗·弘历
崇邱倚杵玉绳低,开锦风前百鸟啼。山体静存云幻动,马头东向雾迷西。溶溶澹带晨蟾影,??幽寻野鹿蹊。讵为盘游恣从兽,诘戎深意此中稽。
白华园作(其九)
明末清初·屈大均
隔浦如烟雾,那知是月明。凄凉林木外,一叶亦心惊。
玉女庙
唐·吴融
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崇山
宋·沈辽
少小讽二典,已知崇山遥。朅来澧川溪,乃更识岧峣。始咏皇国盛,土宇包前朝。荒徼抚民社,置官颁教条。顿惊羁旅迹,舟车任飘飘。中吴五千里,冲涉信已辽。使人重增念,郁结自无聊。何.....
送南平僧归里
宋·王灼
牂牁水阔巂山高,什敖君长曾纷搔。时移事变今安有,百里相望皆城壕。我住涪江一区宅,颇恨长安远如日。闻师乡邑愈更南,不觉掉头三太息。送行且学浮图语,是身于世真逆旅。胸中稳处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