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春光
怀古
友情
秋天
山色
抒情思乡
寄书表达情感

译文

霜轻地侵蚀着两鬓,愁绪却无从找寻。
秦地女子打扮华丽却只能空寻伴侣,郢都的才子虽有高雅之曲,知音却寥寥无几。
春天的长亭古木透露出苍老的气息,华山的青烟在傍晚显得更加深沉。
独自向灞陵东北方眺望,一封书信寄托了千万重的思念之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怀念之情。开篇两句“霜轻两鬓欲相侵,愁绪无端不可寻”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无法排遣的忧伤。"秦女红妆空觅伴,郢郎白雪少知音"则通过古代美女秦娥与郢生的故事,抒发了对知己难寻的哀愁。这里的“红妆”和“白雪”不仅是对美丽和纯洁的象征,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高洁和孤独。"长亭古木春光老,太华青烟晚更深"则转向自然景物,通过“长亭古木”与“太华青烟”的对比,勾勒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以及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寂寞。最后两句“独向灞陵东北望,一封书寄万重心”,则是诗人在孤独中所作的无奈之举。面对着遥远的山陵,诗人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那份跨越空间和情感的深沉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在长安寓居时的孤独感受和对远方知己深切的情怀。

李频

205首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猜您喜欢

徐光岳至(其二)
明·庄昶
江门千古地,来往有南川。夫我何为者,相过亦此贤。水花无别趣,庭草有真传。活水亭前月,能留共老年。
续落花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明末清初·王夫之
莲冠何碍切云游,鸠眼无端侧目愁。绣口久知压沈宋,梅羹向后任孙刘。白荼红蓼今承乏,燕麦龙葵旧有秋。乞我逍遥名亦辱,桑条裾惹断云羞。
赠柳文学(其一)
明·沈鍊
只今并棹访庭闱,秋日扬鞭达帝畿。遥知早佩黄金印,终然不脱芰荷衣。
遣兴
宋·孙觌
乱后煎百虑,老去无一欣。故人尺书至,好语中夜闻。坐久百虫绝,开帘月纷纷。长歌又一醉,酒醒击空尊。
再次韵赠高宾王二首(其二)
宋·陈造
虞卿与世得穷愁,枘凿方圆岂易投。政复有文衙屈宋,须防罪我坐春秋。千株已种柴桑菊,万斛空横野渡舟。可惜玉堂挥翰手,独缘羁旅赋登楼。
用元长韵赠空老
宋·赵鼎
虚怀无地著纤尘,独鹤孤云寄此身。琴发清弹庐阜月,诗探妙意武林春。少陵深契赞公语,惠远能知陶令真。扰扰今谁同此趣,容车山下两闲人。
鹿鸣宴二首(其二)
明·薛瑄
古木森森政事堂,兴贤开宴会金章。绯衣送酒倾鹦鹉,翠袖吹笙引凤凰。晴日渐移珠箔影,暖烟深护瑞炉香。秪知醉里风云阔,袖拂归鞭满路霜。
画堂春(其二)
宋·赵彦端
满城风雨近重阳。夹衫清润生香。好辞赓尽楚天长。唤得花黄。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忘。一语千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