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
东
林
言
之
禅
子
闻
思
相
送
后
,
幽
院
闭
苔
钱
。
使
我
吟
还
废
,
闻
君
病
未
痊
。
听
秋
唯
困
坐
,
怕
客
但
佯
眠
。
可
惜
东
窗
月
,
无
寥
过
一
年
。
怀古
送别
秋景
病中思念
自然抒情
惜时
译文
在与你深思熟虑的告别之后,幽静的庭院大门紧闭,青苔满布。
这让我欲吟诗却心绪难平,听说你的病情还未见好转。
入秋以来,我只能困坐无事,害怕访客到来,只好假装入睡。
可惜了东窗边那轮明月,冷冷清清地又陪伴度过一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位唐代诗人的作品,其风格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婉约与深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闻思相送后,幽院闭苔钱。” 这两句诗设置了全诗的情境,诗人在朋友分别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寂寞庭院。这里的“幽院”营造出一片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氛,“闭苔钱”则是说庭院中的青苔已经覆盖了石阶,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也暗示了诗人久未踏足于此。“使我吟还废,闻君病未痊。” 诗人的心境因为友人的不幸而受到影响。这里的“吟还废”说明诗人因思念而无法专心创作,“闻君病未痊”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关切之情。“听秋唯困坐,怕客但佯眠。” 秋风送爽,但诗人却感到无所适从,只能独自坐在庭院中。这里的“困坐”和“佯眠”都透露着一种无奈与孤独。“可惜东窗月,无寥过一年。” 这两句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东窗月”常常象征着诗人的静夜思绪,而“无寥过一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怅惘与不舍。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景物的精妙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微妙的情感世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映照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
齐己
816首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唐·杜甫
青帘白舫益州来,巫峡秋涛天地回。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贪趋相府今晨发,恐失佳期后命催。南极一星朝北斗,五云多处是三台。
夕阳
清·塞尔赫
东隅一望远烟生,自顾头颅感未平。暗送马蹄催倦客,明随鸦背上高城。三春雨后花无赖,九月风前叶有声。独坐闲阶惜余景,桑榆满眼不胜情。
赠墨僧
宋·许棐
老砚磨穿事不成,万书堆里鬓星星。愿随君去柯山下,收拾残烟写佛经。
寒夜即事
宋末元初·黄庚
倚遍阑干更漏长,柔髭撚断为诗忙。清分梅影夜宜月,寒入雁声天正霜。怀古顿添孤客恨,追欢难忆少年狂。读书窗下篝灯坐,一卷离骚一篆香。
题赵魏公幼舆丘壑图二首(其二)
元·宇文公谅
小斋松雪对青山,波上閒鸥自往还。文采风流今不见,空馀粉墨落人间。
送祝秀才归衢州
唐·朱庆馀
旧隐縠溪上,忆归年已深。学徒花下别,乡路雪边寻。骑吏陪春赏,江僧伴晚吟。高科如在意,当自惜光阴。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