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曲
歌
辞
·
苦
热
行
离
宫
划
开
赤
帝
怒
,
喝
出
六
龙
奔
日
驭
。
下
土
熬
熬
若
煎
煮
,
苍
生
惶
惶
无
处
处
。
火
云
峥
嵘
焚
泬
寥
,
东
皋
老
农
肠
欲
焦
。
何
当
一
雨
苏
我
苗
,
为
君
击
壤
歌
帝
尧
。
写景
咏物
夏
炎热
民生疾苦
忧民
祈雨
希望
译文
皇家宫苑划分引发赤帝之怒,命令六龙驾驭太阳疾驰。
人间大地热得如同被煎煮,百姓们惊慌失措无处安身。
火红的云层翻滚焚烧着天空,田野上的老农心急如焚。
何时能降一场雨来滋润我的庄稼,我愿为君敲壤歌颂帝王尧的恩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干旱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农民在酷热中渴望雨水的心情。开篇“离宫划开赤帝怒,喝出六龙奔日驭”两句,用富有想象力的神话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太阳的炙热和天气的干燥。接着,“下土熬熬若煎煮,苍生惶惶无处处”通过“熬熬”、“煎煮”的字眼,以及对生命无处遁形的描绘,增强了景象的感染力。第三句“火云峥嵘焚泬寥”,继续渲染炎热的氛围,其中“火云”和“焚泬寥”使人联想到烈日下的炙烤感。第四句“东皋老农肠欲焦”,则将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痛苦,通过老农内心的恐惧表现出来。最后两句“何当一雨苏我苗, 为君击壤歌帝尧”表达了诗人对于降雨的迫切期盼,以及对古圣先贤(如帝尧)治水有功的赞颂。这里,“为君”指的是帝尧,而“击壤歌”则是农民在田间劳作时高声唱歌的情景,寓意着希望通过努力和祈求得到雨水,以解除干旱之苦。整首诗语言生动,想象丰富,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古代农民对于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齐己
816首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您喜欢
观道士祈雨二首(其一)
明·唐顺之
星坛步处云随合,里邑喧呼道士功。四海正需霖雨急,卧龙何日起隆中。
香山静宜园散闷之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欲寻佳处散愁思,清跸朝来驻静宜。花药将阑行入夏,林泉小别动经时。名山未觉春兮乐,至圣犹遭鲤也悲。况复勤农频望泽,嗟予那易展双眉。
连日祷雨犹未应也数语漫述皇恐之意呈簿尉(其一)
宋·虞俦
谁令旱魃逞神奸,怅望西畴一雨悭。日永六龙方缓辔,天高九虎政当关。不论赋入今难办,见说流移昔未还。地上小臣真虮虱,祷祈无效祇惭颜。
苦热二首(其二)
明·邵宝
若岁大旱今真逢,狂魃骄舞生炎风。云霓数日无片影,罗火太阳同一宫。虚堂坐我独心静,涸野悯农皆力穷。群龙懒卧呼不起,手弄杨枝空百童。
即事三首(其二)
宋·刘克庄
家世相传逢掖衣,如今结果亦随时。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野老忧晴妨宝穑,社人怕雨湿灵旗。遥知铃阁无歌管,一点青灯照董帷。
夏旱五首(其三)
宋·刘克庄
尚食停珍膳,清斋祷竹宫。方当歌云汉,未可和薰风。
初十日婺源得雨呈郑宰
宋·韩淲
蚕麦登时天气晴,农田水利复关情。才看令尹灵祠祷,喜见闾阎甘雨倾。宣境飞蝗犹猛虎,淮壖小丑致饥氓。经从治国吾何幸,一枕新凉更解酲。
嘲热
宋·华岳
南方有神名祝融,发赭面丹唇朱红。执鞭入海驱赤龙,火车勒驾烧长空。千骖万乘如联辔,烈焰腾腾灼天地。九霄烜赫皆甑蒸,四海煎熬俱鼎沸。流金烁石气不通,天下俱在红炉中。葛衫襟湿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