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写景
地点
山水
抒情
田园
静谧
物体
冬天景色

译文

谁能知道我这隐退的行踪,门前小路直通向寒冷的沙洲。
静静地靠着云游僧人的拐杖,独自观看野外零星的火光。
砚台上沾的墨让吟诗的石头变黑,青苔覆盖了钓鱼船使之更显青绿。
相对而立只有溪边的寺庙,在初夜时分能听到诵念经文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超然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首句“谁知闲退迹”,揭示了诗人选择归隐山林的决心和淡定。接着,“门径入寒汀”则是对这种隐逸生活场景的具体描绘,表现出一种深远幽静之感。第三、四句“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诗人在静谧中依靠着象征性的云僧杖,独自观赏着夜空中的流星,这些意象增添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意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宇宙之大的感慨。后两句“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色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融合。墨一般象征着深沉、稳重,而这里用来形容石头,显示出一种时间长河中形成的坚固与沉淀;而“苔染钓船青”则是对植物攀爬覆盖舟船的描绘,表现了自然力与生命力的旺盛。最后两句“相对唯溪寺,初宵闻念经”,诗人在山林中,与唯一相伴的是一座幽静的小寺。在这里,他听到了夜晚传来的念经声,这不仅是声音的描绘,更是心灵沟通的一种形式。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心境。

齐己

816首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