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氏
妇
节
孝
卷
人
生
苦
是
从
军
行
,
致
之
死
地
而
复
生
。
何
况
妇
人
处
闺
阁
,
不
知
关
西
多
少
程
。
相
从
翁
姑
万
里
去
,
性
命
自
拟
鸿
毛
轻
。
风
原
霜
碛
莽
何
所
,
嘷
狼
哮
虎
心
魂
惊
。
新
妇
不
敢
嗟
嫠
?
,
手
扶
病
姑
兼
两
婴
。
中
途
姑
病
不
复
起
,
一
身
无
蒂
犹
漂
萍
。
归
来
函
骨
寻
旧
路
,
有
眼
茫
茫
浑
似
盲
。
呜
呼
颜
家
新
妇
命
薄
苦
如
此
,
只
乐
节
孝
传
其
名
。
悼亡
亲情
战争
抒情
此词的分:
赏析
这首明代沈周的《颜氏妇节孝卷》描绘了一位深具节孝精神的女性形象。诗中以军人的艰苦生活为引子,强调了这位颜氏妇人的坚韧与牺牲。她远离家乡,陪伴年迈的翁姑长途跋涉,视生死如鸿毛,表现出对家族的深深责任和对长辈的孝顺。在照顾病弱的姑母和婴儿的艰难旅途中,她的生活如同风霜中的漂泊者,身心俱疲。当姑母病重无法起身,颜氏妇人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如同无根浮萍。归乡之路,她视力模糊,仿佛双目失明,但命运的困苦并未磨灭她的坚毅。诗的最后,诗人感叹颜氏妇人的命运悲苦,然而她的节孝行为却得以流传,成为佳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颜氏妇人平凡生活中的非凡品质,歌颂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道。
沈周
1057首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您喜欢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中书耶律公挽词
元·曹之谦
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哭从弟
唐·白居易
伤心一尉便终身,叔母年高新妇贫。一片绿衫消不得,腰金拖紫是何人。
昭德皇后挽歌词
唐·白居易
仙去逍遥境,诗留窈窕章。春归金屋少,夜入寿宫长。凤引曾辞辇,蚕休昔采桑。阴灵何处感,沙麓月无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