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
怀古
抒情
写景
季节
春天
写人
情感
思乡
地点
丹阳
山水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丹阳道中》描绘了诗人多年后重游故地时的情景。首句“抖擞山边水际身”,通过“抖擞”二字,展现出诗人历经岁月沧桑后的精神焕发,仿佛在山水间洗尽铅华。接着,“廿年重踏旧京尘”,二十年的时间跨度,强调了这次行程的特殊意义,旧京尘埃象征着过去的回忆和变迁。“依依残梦丹阳月”,丹阳月下的依依之情,可能寓指对故乡或往昔生活的眷恋,月光下的梦境显得尤为朦胧而缠绵。“兀兀轻车白发人”,诗人以“兀兀”形容心境,白发人驾车,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年迈却仍怀揣感慨的旅者。“谅自去来无个事”,诗人明白自己的行踪并无特定目的,只是顺应心境,随性而行。“趁他花柳未分春”,春天的美景尚未消散,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与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感伤。最后两句“关津莫作谁何问,诗酒承平一老民”,诗人选择不问过往,只愿在和平的岁月里以诗酒自娱,做一个平凡的老百姓,表达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沈周作为文人墨客的闲适与豁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沈周

1057首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