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春天
抒情
赞美
写山
情感
友情
怀古
怀旧
节制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三月九日舟泊虞山下见游人续续于椒麓间可爱而赋》描绘了雨后虞山的清新景色与春天游人的欢乐氛围。"霁色澄虞山",以明亮的雨后天色衬托出虞山的宁静之美,"正与游人偶",表达了诗人与游人共享春光的惬意。接下来,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春光短暂,但人们仍尽情享受这三个月的春日时光。"勿厌倾郭人,随俗悦亲友",表达对世俗欢乐的接纳,人们结伴游玩,欣赏花柳,"春风若招邀,是处闹花柳",生动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热闹景象。诗人注意到无论男女老少,都在这美景中欢愉,"间见丛绿中,远映红裙妇",女性的身影更增添了春色。"休云恼山谷,点缀亦可取",诗人认为这些游人如同点缀,为山谷增色不少。他观察到人们在山间漫步,老者步履稳健,年轻人活力四溢,"下上相追携,从高引衣手",画面生动活泼。即使还有一些闲散的人群,他们自在地坐在石头上,仿佛在进行野餐。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虽不再追逐众人,但仍能欣赏这幅春日画卷,"尚有散逸流,列石自俎豆",表达出一种淡然和超脱。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虞山春游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赏。

沈周

1057首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