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去
言
相
别
二
年
忽
得
书
知
在
吴
中
答
书
偶
成
宦
路
相
逢
一
笑
休
,
共
知
身
世
两
虚
舟
。
楚
材
有
用
谁
青
眼
,
赵
将
无
功
枉
白
头
。
会
见
姓
名
通
北
阙
,
何
妨
风
韵
冠
南
州
。
求
田
接
武
如
凫
鹥
,
只
欠
元
龙
百
尺
楼
。
离别
抒情
怀古
哲理
地点
吴中
情感
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李去言相别二年忽得书知在吴中答书偶成》。诗中以“宦路相逢一笑休”开篇,表达了与友人重逢时的轻松与释然,暗示了两人在官场中的不易与无奈。接着,“共知身世两虚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觉,将人生比作飘荡不定的船只,暗含对命运的感慨。“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人才与功绩不匹配的社会现象的讽刺。楚材即指楚国的优秀人才,而赵将则是指赵国的将领,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南方风土人情的欣赏和向往。最后,“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以“求田问舍”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可能过着隐逸的生活状态,而“只欠元龙百尺楼”则表达了对友人能有一处高雅居所的祝愿,暗含对友情与理想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友人境遇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李之仪
837首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