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抒情
治病养生
赠友

赏析

此诗《谢慕容若禔惠橘皮汤用前韵》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描述饮橘皮汤后的身体反应及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首句“有幻色身同一煮”,以“幻色身”比喻身体如同被煮熟的食物,形象地描绘了身体的虚弱状态。接着,“谁振杨枝洒甘雨”一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杨枝净水”典故,表达了渴望得到帮助和治愈的愿望。随后,“一息不御百虐随”则强调了身体的脆弱,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疾病的侵袭。“邪正交差穷脉缕”一句,揭示了身体内部正邪斗争的复杂性,暗示了疾病可能源于体内阴阳失衡。接下来,“昔人有术我得早,自约初到必与语”表明诗人对传统医学知识的重视,认为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关键。“日来静坐不能遣,痞嗌忽作河豚怒”描绘了诗人因疾病而无法静心的状态,以及身体突然产生的剧烈不适。接下来的几句“腹肠迤逦吼雷霆,呕哑缤纷杂珠雾”更是生动地展现了病痛的折磨,仿佛身体内部发生了剧烈的风暴。“吾僚恩勤漫驰告,果为新留陈辄去”表达了对朋友关怀的感激,同时也暗示了疾病反复发作的困扰。接下来,“君臣辨正参苦良,物物经营本农祖”则借用了中医理论,强调了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的重要性。“一杯狼籍走三彭,再啜逡巡失魔女”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饮下橘皮汤后身体逐渐恢复的过程,仿佛驱散了病魔。最后,“恍疑身在清凉国,无异金堂逢石乳”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状态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便当窜入经验法,何用忉忉增补注”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经验和医学知识的重视,认为实践和积累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多惭世语必见临,不会作客劳烦主”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上一些肤浅言论的不屑,以及对主人热情款待的感激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和对疾病治疗的深入思考,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探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李之仪

837首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您喜欢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
唐·王维
了观四大因,根性何所有。妄计苟不生,是身孰休咎。色声何谓客,阴界复谁守。徒言莲花目,岂恶杨枝肘。既饱香积饭,不醉声闻酒。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即病即实相,趋空定狂走。无.....
吾与吟(其十七)
明·顾允成
罗冲万金原不足,君平百钱自有馀。古人冷淡今人笑,却将不足奉有馀。
简黎道士
宋·陆游
满箔吴蚕茧渐稠,四郊膏雨麦方秋。道人昔是茶山客,病叟新为药市游。耆旧凋零谁晤语,篇章璀璨尚风流。兰亭剡曲春光好,倘肯相从弄钓舟。
和月洞仙师韵寄僧无已
明·唐秩
忙里偷生了未忙,安心聊当眼前方。求仙已许飞腾药,对佛专烧解脱香。却恨此身真臭袋,不知何物是禅床。他年定作淮南犬,看守山门紫翠房。
寄英公大师
宋·李建中
往岁潇湘一相见,诗成野逸笔狂颠。近闻归住长安寺,松老书窗又岁年。
符子太仆出守韶郡赋此以赠符子昔尝作倅于韶也(其二)
明·严嵩
过从未厌客长安,谁道新恩阻旧欢。他日故山还结社,清时荣路且弹冠。犹怜宝剑横秋水,自许青松耐岁寒。垂老不堪仍远别,送君惟有劝加餐。
次韵上酬四十伯父
宋·慕容彦逢
南郭先生物外人,锵金佳制喜重闻。写成图轴閒来展,要似徽之爱此君。
送吴谓远广文还会学署
明·岑徵
去岁乘春返五羊,又逢春信别家乡。青毡九载人犹少,白发中旬日正长。旅食旧烦分苜蓿,留题曾记满宫墙。相思有梦频来往,水驿山程路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