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和
元
夕
四
首
(
其
三
)
节
是
三
元
夜
,
家
同
万
石
君
。
宾
筵
元
自
羙
,
众
乐
总
堪
群
。
授
简
多
吟
雪
,
当
歌
尚
遏
云
。
笳
声
何
处
急
,
莫
向
此
中
闻
。
节日
佳节
冬天
写雪
写筵席
情感
友情
抒情的情感
春夜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家庭聚会的温馨场景与音乐的欢愉氛围。"节是三元夜",点明了节日的时间背景,即元宵节,一个充满喜庆与团圆意味的传统节日。"家同万石君",以“万石君”比喻家庭的富裕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幸福生活的赞美。接下来,“宾筵元自羙”,描述了宴席上的美好,宾客们欢聚一堂,享受美食与谈笑风生的时光。“众乐总堪群”,进一步强调了音乐与欢乐的共享,众人在音乐的陪伴下,共度良宵,气氛热烈而融洽。“授简多吟雪”,可能是指在宴会上,宾客们挥毫赋诗,以雪喻诗的高洁与才华横溢,体现了文人雅士的风范。“当歌尚遏云”,则描绘了歌声之美妙,即使是在云层之上也能被听见,形象地展现了歌声的动听与感染力。最后,“笳声何处急,莫向此中闻”,通过笳声的急促,反衬出宴会中的宁静与和谐,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欢乐时光,不要让外界的喧嚣打扰这份难得的安宁与快乐。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宵佳节家庭聚会的温馨与欢乐,以及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与才情展示,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与文化气息。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冬日同何似公伍国开有开暨仁伯弟定国安国侄驼山寻梅赋
明·李孙宸
昔曾京国看梅树,盘里疏条映雪清。一枝两枝移近案,四筵宾客酒同倾。尔时作客空相忆,梦魂几越驼山侧。驿使迢遥书寄稀,罗浮月冷无消息。自从休沐返林邱,赏心还逐旧同游。同游多住梅.....
元夕前一日侍大人邀胡孝辕德州姚孟承山人小集得文字
明末清初·彭孙贻
张镫高馆漏稀闻,萝薜簪缨对隐君。照席何人怀似月,生风四座客如云。刻残银烛催花落,禁启金吾识夜分。尽醉莫教愁坠舄,尚容进履挹馀芬。
花犯·花朝后一日雪中晦鸣见过
清末近现代初·朱祖谋
碾城根、凌波路软,琼妃下清晓。冻禽啼觉。惊素影林亭,芳意娇小。柳丝倦挽清明到。和烟冰断沼。望里怯、踏青新步,香尘轻换了。拖筇犯寒故人来,梨霙影、乱扑风前衰帽。丝鬓冷,聊温.....
满路花·夜抵江城,闻蜡梅香,同刘易台柬黄艾罨
明末清初·张夏
芦遮曲岸天,竹碎沙滩月。榜人乘夜渡、呼声捷。严寒堕指,百丈迎风折。星芒动金阙。送下栴檀,却随鼓角清越。常年于役,半刺怀磨减。何如茅屋卧、耑修业。暗麝飘来,此亦晨钟发。素交.....
中秋后一夕雪湖过山庄玩月仍前韵奉酬
明·谢迁
待月空亭兴倍高,桂岩悬影凤梳毛。清辉不减中秋夕,良会真逢此世豪。岁事荐登丰芋栗,盘餐粗具杂蘋蒿。疏星掩映飞乌鹊,佳句来时压老曹。
张明远索画久而未成岁暮阴寒雪霰将集斋居无聊为写溪山欲雪图并赋短句
明·文徵明
岁暮天欲雪,郊原风色饶。山寒增突兀,树暝入萧条。野水照茅屋,归人争断桥。窗前有新句,欲觅已寥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