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湖
病
目
有
感
(
其
一
)
言
闻
莱
妇
念
俱
灰
,
短
札
凭
谁
寄
玉
台
。
俯
仰
一
身
空
自
笑
,
昏
花
两
眼
几
时
开
。
偷
閒
总
道
微
官
好
,
向
老
何
堪
百
病
催
。
矮
屋
颓
檐
供
熟
睡
,
梦
中
慈
母
嘱
归
来
。
思乡
怀古
记梦
写病
咏情感
母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平湖病目有感(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病目而产生的感慨与自我反思。首句“言闻莱妇念俱灰”,以莱妇(古代对老年妇女的称呼)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与疲惫,仿佛一切希望都已消逝。接着,“短札凭谁寄玉台”一句,通过寄信的场景,暗示了诗人渴望倾诉心声却无人可诉的孤独与无奈。“俯仰一身空自笑,昏花两眼几时开。”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自嘲地笑着面对自己的处境,同时感叹视力的衰退,似乎在问自己何时能重见光明。这种矛盾的情绪,既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也是对未来的一丝期待。“偷闲总道微官好,向老何堪百病催。”这里诗人对比了忙碌工作与年老多病的状态,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与对过去的怀念。他认为年轻时的忙碌虽辛苦,但至少身体尚健,而现在却在疾病的折磨下日渐衰老。最后,“矮屋颓檐供熟睡,梦中慈母嘱归来。”这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在简陋的居所中,诗人沉沉入睡,在梦中,慈爱的母亲再次呼唤他回家。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也寄托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对家的依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设置,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和年老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猜您喜欢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山中冬夜
唐·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高邮舟居对雪
宋·贺铸
天涯晚岁客无欢,拥鼻微吟行路难。三楚浮程波淼淼,五陵归梦雪漫漫。兔园授简心犹壮,剡曲拿舟兴久阑。病骨支离仍禁酒,渔蓑重缉待春寒。
重九寄史中丞
元·曹伯启
陋室维摩病绕身,诗书堆案乐清贫。世间谁似盘沟老,报国归来复报亲。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到龙井寺(其四)
宋·郑清之
十里轻轩憩佛庐,梦身差记蝶蘧蘧。伊蒲巧作鱼虾样,矮笋新镵茧栗株。暂到欲陪僧夏静,等闲生怕俗尘污。计然老去翻多事,空挽西施向五湖。
一丛花·长夜薄病,短梦频回,窗月邻鸡,清寒入骨,用东坡病起韵
清·王鹏运
睡乡安稳夜如年,灯乳缀花妍。虚堂漏定吟魂悄,枕函静、思落谁边。罗幕徘徊,纹疏皎洁,应是月轮圆。薄寒依约上屏山,尘梦淡于烟。老怀不耐鸡声恶,尽长路、鞭影争先。为报邻钟,暂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