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潘
探
花
捣
衣
曲
白
石
砧
,
秋
沉
沉
。
家
家
捣
衣
灯
下
补
,
惟
有
妾
家
心
最
苦
。
妾
初
嫁
来
能
几
时
,
良
人
从
军
今
不
归
。
去
时
杨
花
未
飞
絮
,
欲
着
春
衫
裁
白
苧
。
秋
来
暑
尽
白
苧
寒
,
远
征
未
必
便
可
还
。
宫
裘
止
是
赐
上
将
,
良
人
犹
在
行
伍
间
。
捣
衣
捣
衣
寄
将
去
,
闻
道
分
兵
又
西
戍
。
茫
茫
莎
草
生
寒
尘
,
沙
场
不
见
愁
杀
人
。
堂
前
阿
姑
老
,
得
君
早
归
好
。
捣
衣
捣
衣
空
断
魂
,
因
□
上
有
双
泪
痕
。
边
功
未
成
君
着
力
,
妾
身
孤
单
君
莫
忆
。
闺怨
离别
送别
赏析
这首宋诗《续潘探花捣衣曲》以白石砧和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位思妇在深秋为出征的丈夫缝制衣物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苦涩与期盼。"白石砧,秋沉沉",以白石砧的敲击声和沉寂的秋夜,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家家捣衣灯下补",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冬衣,但只有诗中的女子感到特别痛苦,因为她的丈夫尚未归来。"妾初嫁来能几时,良人从军今不归",表达了新婚不久就分离的无奈,以及对丈夫长久未归的思念。"去时杨花未飞絮",以春天的景象反衬出离别的冷清,"欲着春衫裁白苧",暗示了时光流转,而丈夫的归期遥遥无期。"秋来暑尽白苧寒",暗示了季节更替,女子的担忧加深。"宫裘止是赐上将",揭示出战争的残酷,丈夫仍身处前线。"捣衣捣衣寄将去",女子亲手缝制衣物,寄托深深的思念。"闻道分兵又西戍",战事升级,女子的心更加忧虑。"茫茫莎草生寒尘,沙场不见愁杀人",以荒凉的战场景象,表达出对丈夫安危的深深忧虑。最后两句"堂前阿姑老,得君早归好",写出家中长辈的期盼,希望丈夫早日平安归来。然而,"捣衣捣衣空断魂,因□上有双泪痕",女子的期待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只能独自承受思念的煎熬。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捣衣这一日常动作,展现出战争背景下家庭的离愁别绪,以及女子坚韧而又孤独的等待。
郑会
52首
郑会,南宋人,字文谦,一字有极,号亦山,贵溪(今属江西)人。少游朱熹、陆九渊之门。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二)进士。十年,擢礼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史弥远专政,引疾归里。卒年八十二。有《亦山集》。已佚。清同治《贵溪县志》卷八有传。郑会诗,据《全芳备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其一)
元·朱晞颜
病骥秋风里,盐车道路长。他年践霜雪,矫首看云骧。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