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
桑
子
连
宵
只
是
心
情
恶
,
孤
榜
寒
灯
。
睡
思
瞢
腾
。
红
叶
声
中
到
石
门
。
想
他
对
坐
红
窗
下
,
绣
幕
沉
沉
。
私
语
残
更
。
此
际
箫
郎
睡
未
曾
。
情感
闺怨
秋节
怀旧
思乡
景中抒情
赏析
这首《采桑子》由清代诗人周星誉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孤舟、寒灯相伴、红叶声中的静谧画面,以及一对情侣在绣幕深沉的红窗下私语的情景。首句“连宵只是心情恶”,开篇即点明主人公连续几夜心情不佳的状态,为整首词营造了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孤榜寒灯”描绘出舟行于夜色中的孤独景象,寒灯映照着孤舟,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寂寞。随后,“睡思瞢腾”一句,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因心事重重而难以入眠的状态,睡意朦胧,思绪万千。“红叶声中到石门”一句,将画面转向自然,红叶飘落的声音伴随着舟行至石门,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视觉与听觉的描写,也暗示了情感的转折或旅程的结束。接下来,“想他对坐红窗下,绣幕沉沉”描绘了情侣相聚的画面,红窗下的两人在绣幕的掩映下,低声细语,情感深厚,温馨而浪漫。最后,“私语残更。此际箫郎睡未曾”以“私语”和“残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情感的私密性,同时“箫郎”一词巧妙地指代了男子,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夜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既有孤独与哀愁,也有温馨与浪漫,情感层次丰富,引人深思。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秋夜怀云崖禅友
清·释敬安
云外佳期才一晤,人间小别又三秋。谁知夜静溪声里,明月怀君独倚楼。
夜游宫(其二)宫词
宋·陆游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馀生,今至此。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菩萨蛮·再见
明末清初·沈谦
相携斗草藏春洞。垂髫覆额眉痕重。惯会发娇嗔。自轮翻打人。玉栏今再见。熟面如生面。低唤小时名。回身不肯应。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