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

写景抒情
思乡
情感
山水
春景
桃花
离别
送别
记梦

赏析

这首《祝英台近》描绘了一幅孤馆中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暗潮生,纤月暝”,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夜晚的静谧与幽深,暗潮的涌动与纤细的月光交织在一起,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解榜越江口”一句,似乎暗示着主人公即将离开或刚离开某个地方,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脉脉新愁,堆上短亭柳”,短亭边的柳树上堆积着新愁,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无形的情感赋予有形的景物,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柳树的形态仿佛承载了主人公的忧伤,随风摇曳,更添几分凄美。“有人玉笛声中,罗衾如水,这归梦、比莺还瘦。”在玉笛悠扬的乐声中,主人公的梦境如同流水般轻柔,却又比莺鸟还要瘦弱,这里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主人公梦境的虚幻与内心的脆弱,以及对远方的深切思念。“道是芳草吴天,何处重回首。”“芳草吴天”象征着远方的故乡,而“何处重回首”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句话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过去的怀念,情感复杂而深沉。“烛冷香温,滋味尽消受。”在冷寂的烛光下,香气温暖,但这种温暖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暗示了主人公在孤独中寻求慰藉的努力与无奈。“可怜落尽桃花,春寒孤馆,怎挨得、酒醒时候。”桃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春寒中的孤馆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凄凉与主人公心境的孤独。面对即将到来的酒醒时刻,主人公似乎预感到将要面对的孤独与痛苦,心情更加沉重。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场景,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鹦鹉曲·忆难鸣山旧游
元·冯子振
鸡鸣山下荒丘住。客吊古问驿亭父。几何年野屋丛祠,灭没犁烟锄雨。默寻思半晌无言,逆旅又催人去。指峰前代好磨笄,是血泪当时洒处。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春暮过荥泽山下
清·陈以豫
夹路阴垂柳线长,流莺送客出山庄。惜无好梦留春住,愧有閒云笑我忙。斜日渐描人影瘦,落花轻衬马蹄香。回头欲认停车处,谷口烟横暮色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