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边塞
励志
咏物
秋节
相送

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选择。首句“巇崄行时问路难”,描绘了在艰难险阻的道路上,人们常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怎样前行,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这里的“巇崄”既指自然界的崎岖不平,也暗喻人生的坎坷与挑战。接着,“有人相指北村南”,仿佛在说,在这样的困境中,偶尔会有指引者出现,他们或许能为迷途之人指出一条可能的出路。这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在人生旅途中,他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建议,都可能成为重要的转折点。后两句“长安无限人来往,几个无铃遇得关”,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象征着繁华与机遇并存的地方。然而,尽管长安城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真正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却是凤毛麟角。这里的“无铃”可能象征着那些未能被命运之门接纳、未能实现梦想的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人生不公的感慨,以及对坚韧不拔、勇于追求梦想者的敬佩。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不仅反映了个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内心世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人生哲学,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钱清夜渡
宋·陆游
轻舟夜绝江,天阔星磊磊。地势下东南,壮哉水所汇。月出半天赤,转盼离巨海。清晖流玉宇,草木尽光彩。男子志功名,徒死不容悔。坐思黄河上,横戈被重铠。晚途虽益困,此志顾常在。一.....
送聘儒侄秋试
宋·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吾家连已跻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全牛。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念奴娇(其九)题席次文出猎图和梅村韵
明末清初·尤侗
是何年少,向长城饮马、沙场结客。台上呼鹰垆下醉,尚弄数行题墨。投笔归来,东山射虎,大羽犹能没。画图留取,黄云万里秋色。我亦蛮府参军,短衣长剑,喜逐将军猎。回首卢龙成旧梦,.....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