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郑
维
心
探
梅
未
花
(
其
一
)
木
落
空
山
不
著
行
,
寒
梅
长
是
占
年
芳
。
未
容
霜
女
窥
孤
艳
,
定
恐
花
神
啬
旧
香
。
竹
杖
穿
林
聊
问
讯
,
槿
篱
萦
路
巧
遮
藏
。
谁
能
折
寄
江
南
恨
,
北
客
相
看
总
可
伤
。
写景
写花
咏物
情感
思乡
梅花
秋节
寒梅
自然景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深冬时节,寒梅独占春光的景象。诗人以“木落空山不著行”开篇,形象地描绘出冬季山林的寂静与空旷,只有寒梅在严冬中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寒梅长是占年芳”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四季更迭中的独特地位。“未容霜女窥孤艳,定恐花神啬旧香。”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霜和花神赋予情感,表达了对梅花独美和香气的保护与珍惜。诗人通过“竹杖穿林聊问讯,槿篱萦路巧遮藏。”描绘了探访梅花的过程,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一种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最后,“谁能折寄江南恨,北客相看总可伤。”则表达了对梅花美丽却难以折取的遗憾,以及对远方江南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北方客居异乡者的同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沈与求
316首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