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
驿
写景
怀古
情感
自然
抒情
山水田园
田园风光
民生艰辛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时期景象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个人的深沉忧虑。全诗语言凝练,意境幽深,充满了强烈的情感色彩。首先,"愁云昏昏掩六月,电光霍霍盘四隅"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氛围,愁云笼罩着整个六月的天空,而电光则像是在黑暗中闪烁,给人一种不祥之兆的感觉。接着,"淮西一雨三昼夜,长澜积潦无处无"则描写了一场持续不断的大雨,水流汇聚成江湖,显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受阻。诗人在试图登高望远时,却发现平坦的田野变成了广阔的江湖,山溪奔涌而下,晨光再次报告着遥远的地理。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自然之力的强大,也反映出战争中土地荒废的情形。"重闉闭筑仅自守,一带萦叠何其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安全的渴望和孤独感受,通过修筑高墙来保护自己,但这种防御又是多么的孤立无援。紧接着,"颓墙处处若山坏,百舍相望无完区"则描绘了一片废墟断壁的情景,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毁灭和荒凉。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写到自己辛勤地买来一束秸(干草),却发现连马匹的食物都难以为继。三十年间走遍四方,却不料遇到了这样的困境,这是真正的穷途末路。"跧居丘亭往来断,时起顾是青云衢"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而如丝一缕透出的天空却又被浓阴覆盖。这种忧虑和不自在的情绪充斥心头。最后几句中,诗人描述自己醉酒后暂时忘却烦恼,但醒来之后更加感到心神俱疲。而城阴中的老蛙正悠闲地鸣叫,这与人类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强弓毒矢虽未易射,但诗人心中只有企图除去敌人的愿望。全诗末尾,"吾家此去八十驿,愁来更展江湖图"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思念和对未来道路的无尽忧虑。

孔武仲

631首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