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
闺怨
山水
写景
咏物
思乡
怀古
写花
写山
写影

赏析

这首《二郎神·和徐伸》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深沉的画面。诗中以月光下的庭院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月阶闲立,又惹得、满身花影。”开篇即以月光洒落于寂静的石阶之上,花影摇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奈孤枕遥更,薰炉残烬,凄绝关山梦冷。”进一步点明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孤枕难眠,炉香已尽,梦境中的远方爱人似乎渐行渐远,让人感到无比的凄凉与寒冷。“望末红楼天边远,外讳说、相思成病。”主人公望着远处的红楼,却只能遥望,无法触及,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相思之情如同疾病般折磨着她,难以言喻的痛苦在字里行间流淌。“况狂絮封帘,飞花上鬓,也羞窥镜。”絮语中夹杂着对春天景象的无奈与哀叹,狂风卷起的柳絮将窗帘封住,飘落的花瓣甚至沾上了她的鬓发,她羞于面对镜中的自己,仿佛连镜中的倒影都映照出了她的愁容与疲惫。“谁省。鲛珠泪重,鸳衾冰凝。”这里运用了典故,鲛人的眼泪化为珍珠,鸳鸯的被褥变得冰冷,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悲伤与绝望,泪水如珍珠般沉重,被褥如同冰霜覆盖,冷酷无情。“最苦是宵来,痴成悲极,还待黄鹂唤醒。”夜晚是最难熬的时刻,痴情之人往往在夜深人静时陷入更深的悲痛之中,期待着黄鹂的啼鸣能带来一丝慰藉,打破这份寂静与孤独。“油壁轮埋,鞦韆架拆,空负阳春烟景。”油壁车被尘土掩埋,鞦韆的支架也被拆除,昔日的繁华与欢乐如今只剩下荒废与空虚,辜负了春日的美好景色。“要领略、镇日空山太古,成林风静。”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希望能在空旷的山林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让时间静止,让心灵得以安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爱情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