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秋天的写景
登山写景
野鸟动物写景
怀古抒情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隐逸图景。首句“橘林风细凉飔生”,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橘林中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石磴雨滑褰衣行”一句,通过雨后湿滑的山路,增加了行走的艰难与挑战,同时也暗示了隐居生活的不易。“双肩正如野鹤立,左耳忽若秋蝉鸣”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双肩之轻盈宛如独立于天地间的野鹤,左耳之敏锐仿佛能捕捉到秋蝉的低吟,展现了人物超凡脱俗的气质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知。“孰云耽诗并齐己,我爱玩世惟弥明”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这里提到的“耽诗并齐己”可能是指对诗歌创作的痴迷和对齐己(唐代著名诗人)的推崇,而“我爱玩世惟弥明”则表明了诗人对世事的玩味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最后,“对床著屐歌楚语,若个杖藜来细听”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对坐,一边吟唱着楚地的歌曲,一边期待着某位朋友前来倾听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和对生活真谛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隐逸生活的独特风貌,以及他们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郯韶

166首
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猜您喜欢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杭城风雨中简子昂
宋末元初·戴表元
五月钱塘风雨秋,怀人频倚面山楼。云收树色遥成海,水学江声暗入沟。一斗尽输无事饮,千金不买辟寒裘。自怜寂寞无玄学,车马门前过似流。
桂之树
清·郑珍
桂之树,树在僦宅前。三株离立各合抱,一株踞右独茂圆。其后大冢京兆阡,其前壁下蒋家田。乐安溪水绕田过,清浅可厉无桥船。年年负担指南走,次次涉此求涂便。丁酉以还食于郡,八十里.....
寄智翁宣州知府乡兄
宋·吴栻
使君真是十年兄,投老相看眼更明。入省早推何水部,作州今见谢宣城。应怜远岫云俱晓,定梦澄江月共晴。安得陪公觞咏后,春风桃李满交情。
发景州
元末明初·刘基
澹澹夕风作,萧萧芦叶鸣。林间众鸟息,河上一舟行。海近云常湿,天虚月更清。神京看渐近,且缓望乡情。
滕王阁怀古和新会马持国韵
宋·赵公豫
扁舟直入南州界,屈曲河流势澎湃。浩荡银涛气灏漫,渊源不竭通九派。昔年作客豫章城,弗睹高楼恒介介。再来胜地续前缘,画栋雕梁称绝快。子安一赋传古今,俯视群言犹草芥。西山苍翠无.....
齐天乐·见萤火寄碧梧姊
清·谈印梅
纤云捲尽星河淡,疏萤乍飞幽径。树杪筛风,萝梢挂月,山气经秋先冷。流光不定。看点点吹来,槐烟破暝。十载离乡,旧游回首漫重省。新凉初散馀暑,瑶阶曾见处,梧坠金井。罗扇轻挥,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