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缕
曲
呵
冻
书
成
矣
。
喜
传
来
、
银
钩
铁
画
,
精
神
满
纸
。
翰
墨
缘
深
偿
不
尽
,
覼
缕
何
胜
屈
指
。
细
临
向
、
乱
书
堆
里
。
好
古
心
同
还
写
韵
,
笑
涂
鸦
、
终
日
忙
无
已
。
琼
玖
报
,
祗
凭
此
。
品
香
旧
事
从
诗
纪
。
看
横
斜
、
寒
梅
疏
影
,
年
时
相
似
。
几
次
邮
筒
佳
句
在
,
况
又
追
随
乡
里
。
尽
酬
唱
、
不
烦
双
鲤
。
浅
酌
屠
苏
吾
醉
也
,
展
吴
绫
、
绘
得
花
如
绮
。
江
梦
笔
,
好
提
起
。
写景
书法咏物
赞美
抒情
节日
冬季
品香
追忆
读书
怀古
赏析
这首《金缕曲》是清代张秀端所作,通过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呵冻书成矣”,开篇即以“呵冻”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冬日寒冷中书写的情景,既表现了作者的勤奋与专注,也暗示了作品的珍贵。接下来,“喜传来、银钩铁画,精神满纸”,赞美了书法作品的精美绝伦,犹如银钩铁画般生动有力,充满精神气韵,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翰墨缘深偿不尽,覼缕何胜屈指”,进一步阐述了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即使穷尽一生也无法完全领略其中的奥妙,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无限向往和追求。“细临向、乱书堆里”,描述了作者在杂乱的书籍中寻找灵感,用心揣摩书法技艺的过程,体现了其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好古心同还写韵,笑涂鸦、终日忙无已”,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书法艺术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在忙碌中仍乐此不疲地创作,享受着书法带来的乐趣。“琼玖报,祗凭此”,通过比喻,将书法作品比作珍贵的琼瑶,强调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期待通过作品得到认可和回报的心愿。“品香旧事从诗纪”,则将书法与诗歌相提并论,暗示了两者在艺术上的相通之处,以及作者希望通过作品留下美好的回忆和故事。“看横斜、寒梅疏影,年时相似”,通过描绘寒梅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高洁品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几次邮筒佳句在,况又追随乡里”,表达了作者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以及与家乡文化的紧密联系。“尽酬唱、不烦双鲤”,借用了古人通过鱼传尺素来传递书信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艺术交流中的自由与便捷,以及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浅酌屠苏吾醉也,展吴绫、绘得花如绮”,通过饮酒和展示丝绸画卷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愉悦和满足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江梦笔,好提起”,最后以“江梦笔”作为结语,既是对全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读者的一种邀请,鼓励大家拿起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梦想,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传承和创新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金缕曲》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深情赞美和对个人艺术追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韶阳恭谒虞帝庙有赋(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南巡往日怜韶石,遍奏鸣琴六六峰。天阙自开双锦绣,翠华长驻一芙蓉。月明瑶瑟来双女,风起珠尘绕六龙。云里帝城蒲阪似,葱葱御气绛绡重。
和朱松坡
宋·文天祥
学医未至大医王,笑杀年年折臂伤。屏里江山如出色,亭皋松菊已成行。细参不语禅三昧,静对无弦琴一张。多谢岭头诗寄我,满园梅意弄春光。
喜杜荀鹤及第
唐·李昭象
深岩贫复病,榜到见君名。贫病浑如失,山川顿觉清。一春新酒兴,四海旧诗声。日使能吟者,西来步步轻。
韩伯皋佥事移湖学讲堂时倪仲深作教韩为作堂记予因赋此诗
元·朱晞颜
春风采采宫芹香,宫前泮水涵晴光。鳞鳞瓦影落晴昼,鱼自在藻鸢自翔。盛时学士多俊造,两庑弦诵声琅琅。藏修游息俨有序,丹雘炫耀联宫墙。喧啾一扫众境寂,爽垲坐阅松柽凉。吴兴先生适.....
书心画诗
宋·陈渊
书法从中得,难将笔下寻。欲知神合处,始悟画由心。篆隶秦非古,真行晋迄今。奇踪存翰墨,妙意本胸襟。雄健猊翻石,骞腾鸟出林。古人求笔正,八法响随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