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秋
写风
写灯
情景交融
情感表达
秋节

赏析

这首《浣溪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场景。首句“槭槭风声撼井桐”以风声与井桐的互动,营造出秋夜的凉意和寂静,仿佛能听到风在梧桐树间轻轻摇曳的声音,形象生动。“潇潇雨点杂秋蛩”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雨点与秋蛩的鸣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秋日交响乐,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独眠人在小窗中”将读者的目光聚焦于一个孤独的睡眠者,通过“小窗”这一细节,不仅限定了空间,也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宁静。这种对比手法,使得画面更加丰富,情感更为深刻。接下来,“香写微烟闲睡鸭,灯摇残焰堕金虫”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烟雾比作悠闲的睡鸭,将摇曳的灯火比作坠落的金虫,既展现了生活的闲适,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美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最后,“者般情景几家同”则以一种哲学式的思考,表达了对这种独特秋夜景象的普遍性与共通性的感慨,引发读者对于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共鸣与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一个秋夜的独特魅力,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深度,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猜您喜欢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集孙子长草堂得园字
明·沈鍊
易遇双文玉,难逢一笑言。所嗟人似月,千里共黄昏。酌酒依金谷,题诗拟兔园。深欢不能别,翻觉重销魂。
恻恻吟(其八十)
明·彭日贞
萧萧秋籁夜愁生,舞叶如闻响屧行。帷影灯魂殊恍惚,西风吹梦竹房清。
湘湖草堂为贡友初赋
元·凌云翰
湘湖卜宅似江郊,梅柳同栽已放稍。春雨漏时愁在屋,秋风怒处忆飞茅。莼丝流滑羹长用,荷叶分香饭屡包。买得扁舟梭样大,呼童系在石塘坳。
霜天晓角(其三)九日苏堤
宋·高观国
霜清水碧。冷浸红云湿。休说季伦锦帐,山南岸、更花密。露滴。空翠幂。两峰开霁色。不为浓妆一醉,西风帽、为谁侧。
水龙吟·落叶
清·关锳
西风一夜吹霜,千峰尽出荒林杪。萧萧摵摵,如愁渐积,有多无少。煮酒园荒,题诗石瘦,画栏斜靠。念荒寒如此,休伤摇落,也还算、归根早。莫说悲秋词稿。自新来、被愁分了。哀鸿未过,.....
白云庵谒先君寺丞诗
宋·郑康佐
清癯野鹤姿,问道羽衣客。白云濯飞泉,青霞窥裂石。閒猿啸清晓,药鸟鸣日夕。幽人不可见,百拜访遗迹。
风入松
元·沈禧
虬枝撑月倚高寒。瘦影拂琅玕。露华冷沁苍苔润,更深后、万籁声乾。尘虑于时顿息,冲襟此际惟宽。俨然妆饰整衣冠。独抱素琴弹。铿金戛玉何清趣,知音少、空自嗟叹。志在高山流水,□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