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村
舍
(
其
一
)
别
后
曾
无
一
日
欢
,
风
光
都
在
落
花
閒
。
眼
青
羞
对
门
前
柳
,
头
白
相
惊
雪
里
山
。
华
表
鹤
来
犹
是
客
,
乌
衣
燕
去
不
知
还
。
森
森
庭
院
荒
荆
棘
,
虎
豹
窥
人
夜
撼
关
。
写景抒情
怀古
落花
动物
虎豹
主题
春天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后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联“别后曾无一日欢,风光都在落花閒”直接点明了离别后内心的空虚与寂寞,风光似乎都隐藏在凋零的花瓣之中,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颔联“眼青羞对门前柳,头白相惊雪里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眼青”和“头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产生的内心波动,门前的柳树仿佛也在嘲笑他的孤寂,而山上的白雪则让他感到岁月无情,时间的流逝让他的头发变得斑白。颈联“华表鹤来犹是客,乌衣燕去不知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华表上的仙鹤来访,但诗人仍感自己如同过客,没有归属感;乌衣巷的燕子飞走后再未归来,象征着往日的繁华不再,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尾联“森森庭院荒荆棘,虎豹窥人夜撼关”则以更加凄凉的画面收束全诗。荒芜的庭院中长满了荆棘,虎豹在夜晚悄悄地摇动着大门,既象征着环境的恶劣,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离别后的孤独、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李俊民
872首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您喜欢
木兰花慢
宋·戴复古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
三殊媚·和海绡闰海明韵
清·杨玉衔
飞花萦步绮。问东风、春城几人归思。万里关山,盼南天、归雁高楼重倚。缥缈鹃声,莫误认、瑶池鸟使。奈曲水裙遥,省识无人,商量花事。更感韶光逝水。看宿雨桃花,送春悬泪。旧约鞦韆.....
闻鸡
明·张家玉
恼梦初惊月落时,鸡声错听赴朝仪。鹓班散处彤墀晏,记得承恩退食迟。
又得歌字
明·沈鍊
春色移庭树,知余系马多。相逢复不饮,其奈落花何。旷达轻欢燕,流连发浩歌。况同知己在,杯到讵蹉跎。
暮春游阳羡南山四首(其四)
明·唐顺之
花落已成蹊,村村绿叶齐。一园通蝶戏,千嶂隔莺啼。涧草多名蕙,山人旧姓嵇。穷欢犹未返,忽是夕阳西。
赠辽左故人(其三)
明末清初·吴伟业
潦倒南冠顾影惭,残生得失忏瞿昙。君恩未许夸前席,世路谁能脱左骖。雁去雁来空塞北,花开花落自江南。可怜庾信多才思,关陇乡心已不堪。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二)
宋·邵雍
年老逢春春不任,不任缘被老来侵。一身老去恶足惜,满眼春归何处寻。红日坠时风更急,落花流处水仍深。流莺不悟芳菲歇,犹向枝头送好音。
续落花诗三十首(其二十九)
明末清初·王夫之
莲冠何碍切云游,鸠眼无端侧目愁。绣口久知压沈宋,梅羹向后任孙刘。白荼红蓼今承乏,燕麦龙葵旧有秋。乞我逍遥名亦辱,桑条裾惹断云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