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怀古
历史
抒情
写人
战争
抒情怀古
感慨人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开国功臣樊哙的英勇形象,通过“樊哙戏石”的故事,展现了他豪迈的英雄气概和不屈的精神。诗中以“丈夫气慷慨”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英雄特质,随后描述了樊哙从屠狗之辈转变为战场猛将的过程,体现了其勇于改变命运的决心和勇气。“或逢逐鹿人,乃弃屠狗事。”这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暗示樊哙在遇到机会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原本的职业,投身于更为宏大的事业之中。接着,“壮哉鼓刀勇,旁若舞剑地。”进一步刻画了樊哙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形象,仿佛他的刀剑在战场上舞动,无人能敌。“遂摧拔山力,自叹时不利。”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樊哙的力量之大,甚至可以撼动山岳,同时也暗含了英雄虽有拔山之力,却因时运不济而未能施展全部才能的遗憾。最后,“至今空山石,传是将军戏。”通过描述至今仍留有痕迹的石头,象征着樊哙曾经的英勇事迹,虽已过去,但精神永存。“能兴卯金运,颇与黄石类。”这里的“卯金运”和“黄石”都是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通过比较,赞扬了樊哙如同这些智勇双全的历史人物一样,不仅有勇力,更有智慧。最后,“不期两都后,复有三国志。”表达了对后世英雄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前人的精神。“过客对春风,徒洒山阳泪。”则以一种感慨的语气,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即使春风再好,也难以抚平心中的哀伤,是对英雄逝去的哀悼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樊哙戏石”这一典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樊哙的英雄形象,还蕴含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对英雄精神的传承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李俊民

872首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江行吊宋齐邱
宋·辛弃疾
尝笑韩非死说难,先生事业最相关。能令父子君臣际,常在干戈揖逊间。秋浦山高明月在,丹阳人去晚风闲。可怜千古长江水,不与渠侬洗厚颜。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题欧阳广汤梅花
明·杨士奇
西昌欧阳生,明经起科目。当宁敬刑罚,擢官秋卿属。生抱忠厚资,况奉先训笃。夜烛治官书,求生于死狱。所听两造词,不厌四五覆。明鉴靡遁情,被辜皆诚服。门庭净若洗,襟怀皎于玉。勉.....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谒夫子庙
清·顾炎武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
述怀一首
唐·杜甫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慜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