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南
谒
延
平
王
祠
英
雄
立
马
拥
专
征
,
故
垒
萧
萧
赤
嵌
城
。
招
讨
已
颁
唐
印
绶
,
旌
旗
犹
是
鲁
诸
生
。
浯
州
一
旅
擎
铜
柱
,
东
海
何
年
走
大
鲸
。
回
首
扶
桑
孤
岛
在
,
茫
茫
无
地
哭
田
横
。
怀古
悼亡
战争
历史事件
边塞
山水
地方风光
怀旧
赏析
这首诗《台南谒延平王祠》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苏镜潭所作,通过其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郑成功(延平王)的敬仰与缅怀之情。首联“英雄立马拥专征,故垒萧萧赤嵌城”,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描绘了郑成功英勇征战的形象,以及他所驻守的赤嵌城(今台南安平古堡)的荒凉景象,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颔联“招讨已颁唐印绶,旌旗犹是鲁诸生”,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郑成功的招讨令比作唐代的官印,而他的军队旗帜则如同鲁国的学子,暗示郑成功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化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其文武双全的风范。颈联“浯州一旅擎铜柱,东海何年走大鲸”,进一步描述了郑成功在浯洲(今台湾省台南市安平区)的战斗场景,以及他征服大海的壮举,表达了对郑成功统一台湾、抵御外侮功绩的赞颂。尾联“回首扶桑孤岛在,茫茫无地哭田横”则以田横自尽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郑成功未能实现完全统一台湾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对郑成功英魂的哀思与怀念。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和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展现了诗人对郑成功丰功伟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惋惜,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猜您喜欢
赠薛播州诗(其二)
隋·杨素
两河定宝鼎,八水域神州。函关绝无路,京洛化为丘。漳滏尔连沼,泾渭余别流。生郊满戎马,涉路起风牛。班荆疑莫遇,赠缟竟无由。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
清·丘逢甲
大海惊涛似昔时,高台同听不胜悲。五年乡泪愁中制,半夜军声梦里驰。铁弩何时开越国?素车终古走灵胥。如闻鹿耳鲲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巡边宿岩昌驿
明·王云凤
病馀强起一巡边,古驿无人但野烟。药裹自煎红榾柮,茶铛还汲碧潺湲。波涛声送床边雨,星斗光悬屋里天。欲吊忠魂何处冢,空留名姓自山川。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饮马长城窟行
唐·王翰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
拟古诗八首(其七)
南北朝·鲍照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赠辽左故人三首(其一)
明末清初·吴伟业
诏书切责罢三公,千里驱车向大东。曾募流移耕塞下,岂迁豪杰实关中?桑麻亭障行人断,松杏山河战骨空。此去累臣闻鬼哭,可无杯酒酹西风!
满江红·奉题岳忠武王画象,用满江红原韵,四首(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奭良
激越声情,都不觉、风销雨歇。瞻遗像、清高顾视,文谟武烈。直指雕戈初出日,明光铁甲中宵月。只黄龙、未饮玉先沈,昆吾切。身可洒,边荒雪。心上事,匈奴灭。问中朝忆否,金瓯完缺。.....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