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春天
落花
抒情
怀古
节令
清明
写鸟
杜宇
哲理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开篇“今朝三月初五,天色半晴半雨”,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一个春日特有的天气状况,既不完全晴朗也不完全阴雨,给人以清新而略带几分不确定性的感觉。接着,“园林过了清明,无限落花飞絮”两句,将镜头转向了园林中的景象。清明已过,意味着春天进入了尾声,花朵凋零,柳絮飘飞,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生命的短暂感。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易逝的感慨。“释迦悭,弥勒富”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佛教中两位重要人物的名字来表达某种哲学思考。释迦牟尼佛(释迦)象征着智慧与慈悲,而弥勒菩萨则代表了快乐与宽容。这两句似乎在探讨世间万物的得失与价值,暗示着对于财富、智慧、快乐等不同事物的追求与评价,以及它们在人生中的意义。最后,“绝怜杜宇不知时,啼得血流无用处”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杜宇,即杜鹃鸟,以其悲鸣著称,常被用来象征哀愁与离别。诗人通过杜鹃鸟的啼叫,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深深忧虑。尽管杜鹃鸟的啼叫充满了情感,却无法改变季节更迭、生命消逝的事实,这种无力感与悲剧色彩,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价值等主题的独到见解,既有对美好瞬间的欣赏,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沉追问,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闺词十二首(其十二)
明·张元凯
皓魄不常圆,一月圆一夕。明夕倏已亏,天道无停息。人事徒可怜。一亏不复圆。娟娟芙蓉花,弃置秋江边。
旅怀呈德济堂同年
清·多隆阿
才觉凉风袭碧纱,空堂老树集昏鸦。閒从窗下听风叶,也似春前感落花。诗写性情存旧草,水分甘苦试新茶。飘蓬燕韨勾留久,旅馆萧条不是家。
酌酒与裴迪
唐·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三日诗
南北朝·鲍照
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时艳怜花药,服净悦登台。提觞野中饮,爱心烟未开。露色染春草,泉源洁冰苔。泥泥濡露条,袅袅承风栽。凫雏掇苦荠,黄鸟衔樱梅。解衿欣景预,临流竞覆杯。美.....
永遇乐·徐州夜梦觉。北登燕子楼作
宋·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
浣溪沙(其三)过新津里
清末近现代初·袁克文
燕子重窥旧巷门,帘栊一抹黯离痕,画楼不似昔年春。月暗香沈人去久,尘飞云散梦来频,何堪掩涕转归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