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联
未
得
之
乎
一
字
力
;
只
因
而
已
十
年
闲
。
赏析
这首诗《春联》由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通过“未得之乎一字力;只因而已十年闲。”这两句,巧妙地揭示了在创作过程中,一字之差对作品整体效果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与耐心等待的精神。“未得之乎一字力”,意味着在创作过程中,往往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修改,寻找最恰当的字词来表达想要传达的情感或意境。这句强调了文字选择的重要性,一个字的细微差别,就能决定作品的高度和深度。“只因而已十年闲”,则表达了艺术创作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思考和打磨。这里的“十年闲”并非实指十年的空闲时间,而是比喻性的说法,强调了在艺术创作中,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沉淀、反思,以及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才能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整首诗通过这两句,既赞美了文字的力量,也鼓励艺术家们要有耐心和毅力,不断追求卓越,即使过程漫长且充满挑战,最终也能收获令人满意的成果。
洪咨夔
1042首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