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雪
前
三
日
钟
冠
之
约
余
侍
老
人
行
山
舟
发
后
洪
入
杜
坞
自
郑
盖
庵
过
阆
山
趋
翔
凤
山
菁
山
遍
览
杨
坟
秀
园
遂
至
何
山
道
场
山
乘
兴
薄
吴
兴
访
玉
湖
书
院
水
晶
境
界
而
归
自
戊
子
至
庚
子
阴
晴
相
半
胜
处
辄
徘
徊
赋
诗
饮
酒
伟
哉
观
也
数
诗
见
后
·
玉
湖
书
院
怀
二
倪
苕
霅
趍
太
湖
,
地
少
天
宇
宽
。
高
低
宝
楼
阁
,
盛
之
水
晶
盘
。
中
有
读
书
庐
,
八
窗
頫
晴
澜
。
衡
弁
俨
相
望
,
不
受
湖
光
吞
。
彼
美
金
玉
人
,
伊
吾
斗
阑
干
。
骑
鲸
渺
何
许
,
衰
柳
风
露
寒
。
写景
山水
怀古
读书
地点
节气
情感
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洪咨夔在小雪前三日与友人钟冠之相约出行,沿途经过苕霅、太湖等地,沿途景色壮丽,高楼宝阁倒映在清澈如水晶的湖面上。诗中特别提到了读书的庐舍,八扇窗户映照着晴空,显示出宁静与文化气息。诗人与朋友衡弁(官帽)相对,不受湖光美景所淹没,彼此间的交流显得庄重而有意境。接着,诗人赞美了友人如金玉般珍贵,他们在游览中仿佛斗栏杆般豪迈。诗人还想象友人骑鲸远游的景象,而自己则在衰柳微风中感受秋意的寒凉。最后,诗人回忆起从戊子到庚子年间,阴晴交错的旅程中,他们游历了许多胜景,尤其是玉湖书院的水晶境界,令人赞叹不已。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玉湖书院的怀念和对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感慨。整首诗以游历为主线,穿插对自然景色、友情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雅致生活和审美情趣。
洪咨夔
1042首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