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

)

写景
抒情
自然景观
夏日景色
静谧的氛围
悠闲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接待友人来访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首句“晴花弄影拂虚檐”,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晴日里花朵在阳光下轻轻摇曳,光影在屋檐上跳跃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有客相过景色添”,点明了友人的到来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物态从他情外幻,风光且得眼前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他认为自然界的形态变化是独立于人类情感之外的,但人们可以通过观察眼前的风光来体验和理解这种变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柴门柳巷堪娱老,地僻林深可避炎”则展现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描述简朴的柴门、柳树掩映的小巷,以及幽静的树林,营造了一种远离喧嚣、避暑纳凉的理想生活环境。最后,“下榻不惊溪畔鸟,聊凭水月话清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诗人邀请友人在溪边休息,与鸟儿同处而不惊扰它们,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通过“水月话清廉”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追求廉洁自律、内心纯净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道德品质的坚守,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猜您喜欢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习池晨起
唐·皮日休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秋风行送同年柯正之之任留都
明·梁有誉
秋风袅袅起燕城,千树万树凉蝉鸣。山川萧瑟雁南度,客子当歌空复情。更闻鹿塞驰胡兵,旄头未落太白明。羽书夜入蒲萄观,铁骑朝屯细柳营。对此感慨那能平,况复客里送君行。怜君素负出.....
三级泉
宋·白玉蟾
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九层峭壁刬春空,三级鸣泉飞暮雨。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雪飘缕。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朝来似展朝.....
老大
元·刘因
老大情怀随处乐,幽閒气味逐时添。平生长物不入室,一日百钱辄下帘。题品云山宁有讳,收罗风月不妨廉。客来恐说闲兴废,茶罢呼棋信手拈。
最高楼·题德滋弟息心阁
明末清初·梁清标
儒家业,未老遂幽栖。鸥鸟共忘机。小楼过雨清风入,虚窗映日远山低。昼迟迟,堪对酒,更弹棋。也不羡、侯门珠履客。也不羡、石家金谷苑。花月在,自相宜。勤耕早办租和税,高眠莫问是.....
初夏幽居杂赋七首(其四)
宋·陆游
篱落鱼池北,房栊道院东。水纹藤坐榻,山字素屏风。采药松冈近,投竿荻浦通。悠然搔短发,心事寄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