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
山水
写景
抒情
春日
田园
地点
赞美
情感
意图画

赏析

这首诗名为《入桃源》,是明代诗人黄公辅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逸世外的桃源景象。首句“浪说避秦自昔年”,以一种戏谑的口吻,指出人们常言的避世桃源,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接着,“秦人踪迹却茫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虚无感,仿佛真正的桃源之地,已无从寻觅。“欲寻洞口栽花处,那得渔郎鼓棹前。”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那个传说中的桃花源入口,却发现无人指引,如同当年的渔郎一般。这里暗含着对理想世界难以触及的感慨。“即看桑麻连野外,居然鸡犬傍云边。”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桑麻遍野,鸡犬相闻,云雾缭绕,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场景。“山情水味间方得,何事劳劳未息肩。”最后两句,诗人感叹于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的难得,反问为何自己还在忙碌,未能真正享受这份宁静与自由。这不仅是对自身追求的反思,也蕴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隐逸与忙碌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