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山水田园
秋景
抒情
哲理
怀旧思乡
自然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每耽小睡思藤轮”,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态,他沉醉于短暂的小憩,藤椅似乎成了他心灵的寄托,象征着宁静与舒适。接着,“况值秋声入户频”一句,通过自然界的秋声,如落叶、风声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彭泽归来依绿柳,野堂飞不到红尘”两句,运用了陶渊明“彭泽”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愿。绿柳象征着生机与宁静,而“野堂飞不到红尘”则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渴望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问谁许我为知己,除却明农是故人”这两句,诗人以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的渴望。在这里,“明农”可能是指诗人的好友或知音,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最后,“万境都归虚幻里,倘来何物役吾身”两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世界的看法。他认为世间万物皆是虚幻,不应被外在事物所束缚,表达了对自由、超脱境界的追求。这种思想体现了道家哲学的影响,即顺应自然,超越物质与世俗的限制,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友情、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猜您喜欢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
垂钓
清·爱新觉罗·弘历
富春以钓隐,磻溪以钓显。亦各适其适,何繫竿与线。跂石临澄渚,秋水泠然善。垂丝致喁嘬,岂为烹鬵甗。隐显非我为,潜跃任彼转。渺瀰眄烟波,兴正复不浅。
代书寄白波张景真辇运
宋·邵雍
秋入山河气象雄,不堪闲望老年中。金兰契重思无限,手足情多感未终。半局残棋销白昼,一簪华发乱西风。唯君父子相知久,松桂心同色更同。
闲园即事寄暕公
唐·司空曙
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柴门客去残阳在,药圃虫喧秋雨频。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深山兰若何时到,羡与闲云作四邻。
渔父辞(其五)
宋末元初·毛直方
本无租赋本无田,不知历日不知年。谁信渔家小船上,犹是无怀并葛天。
凭阑
明·刘荣嗣
高楼秋气正萧森,罢酒凭阑且独吟。何处吹箫催暮雨,有人孤策倚荒林。癖如米芾差存石,懒似嵇康并废琴。早已投閒吾计得,入山何必更求深。
水调歌头(其一)赠隐者
明末清初·尤侗
左手招明月,右手引清流。遂弃人间俗事、长伴赤松游。春与猿兮吟啸,秋与鹤兮飞舞,八百岁春秋。夜授南柯守,朝拜酒泉侯。携玉杖,吹铁笛,酌金瓯。醉乡高卧、掉头那问帝王州。自谓羲.....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宾日
宋·陈文蔚
著眼高时四海空,何须服日脸霞红。清朝坐对升旸谷,万里云烟在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