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通
伯
先
生
山
水
画
乾
坤
万
物
吾
一
体
,
此
意
人
间
几
山
水
。
平
生
画
者
知
未
知
,
一
幅
烟
云
春
万
里
。
苍
然
蔚
然
神
莫
涯
,
动
者
植
者
妙
何
拟
。
平
溪
欲
静
苍
天
留
,
白
云
忽
散
青
山
起
。
世
人
看
尽
只
是
画
,
眼
底
谁
能
会
斯
理
。
惧
庵
天
挺
观
物
豪
,
天
地
斯
人
能
有
几
。
鸢
飞
鱼
跃
忽
满
前
,
正
契
吾
心
妙
斯
旨
。
三
十
六
宫
遍
挂
之
,
一
日
一
宫
春
煦
煦
。
明
月
天
心
舞
邵
雍
,
春
草
庭
前
梦
周
子
。
先
生
不
鄙
痴
老
翁
,
持
向
定
山
拈
一
语
。
老
翁
高
坐
溪
云
亭
,
春
在
千
岩
正
红
紫
。
笑
将
此
画
聊
捲
之
,
更
与
先
生
看
真
此
。
山水画题咏
写景抒情
赞美
写山
怀古
情感
赏析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名为《题通伯先生山水画》。诗中以“乾坤万物吾一体”开篇,表达了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接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诗人通过“平生画者知未知”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叹,同时也提出了对艺术作品深层含义的思考。“苍然蔚然神莫涯,动者植者妙何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水画中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强调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接下来,“平溪欲静苍天留,白云忽散青山起”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世人看尽只是画,眼底谁能会斯理”这两句,揭示了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艺术形式,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艺术作品深层意义的追求和探索。“惧庵天挺观物豪,天地斯人能有几”赞扬了画家的独特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刻洞察。接下来,“鸢飞鱼跃忽满前,正契吾心妙斯旨”则表达了画家的作品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共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最后,“三十六宫遍挂之,一日一宫春煦煦”、“明月天心舞邵雍,春草庭前梦周子”、“先生不鄙痴老翁,持向定山拈一语”、“老翁高坐溪云亭,春在千岩正红紫”、“笑将此画聊捲之,更与先生看真此”等诗句,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与画家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艺术作品的共同欣赏与深入探讨。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山水画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猜您喜欢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