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
写景
怀乡抒情
佳节
中元节
抒情
节令
疾病感慨
自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景仁在僧舍中度过的中元节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月圆之夜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初见秋月圆”点明了时间与自然景观,秋月的圆满预示着一种圆满或完美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接着,“卧病客心折”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卧病在床,心绪低落,表达了诗人因疾病而产生的孤独和痛苦。“经鱼沸夜潮,风马戛檐铁”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声词,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鱼儿在水中翻腾,仿佛是夜晚潮水的波动;风吹过屋顶的铁器,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马蹄踏过石板路。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内心世界的波动。“强步临前溪,光景渺凄绝”描述了诗人勉强起身,走向溪边的情景。这里的“强步”表现了行动的艰难,而“光景渺凄绝”则强调了环境的空旷和凄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接下来的几句“瀼露树头明,红灯草根灭”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露珠在树梢闪烁,红灯在草根处熄灭,这些意象既美丽又略带伤感,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人鬼半天涯,凄魂敛商节”将人与鬼的距离拉远,暗示了生死的界限,同时“凄魂敛商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最后,“辞家今半年,感此涕如雪”直接抒发了诗人离家已久,面对中元节这一传统节日时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悲痛,泪水如雪般落下,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强烈与深沉。“三叹归幽斋,寒螀伴呜咽”以“三叹”表达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幽斋(可能指僧舍)的无奈,寒蝉的鸣叫与诗人的叹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中元节之夜在僧舍中的孤独、哀愁与对家的深深思念,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色彩的佳作。

黄景仁

1183首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您喜欢

仙岩行
宋·白玉蟾
醉携七尺霜前行,云锦山前湾几曲。溪头秋雨添寒绿,蛟龙冷浸一壶玉。蓼花锦岸红欲流,稻田高下铺棋局。碧岩耸出碧天半,鸟不敢飞缩双足。古洞无人石酒酢,峭壁仙仓积天粟。老稍指顾犹.....
明山楼即事
宋·吴惟信
城高楼又阔,不与别楼同。对此山千叠,陶然圣一中。秋声争起树,野色半沉空。后有登临约,留题愧未工。
满江红·修翁将返金陵,前二日招同扶九、懋敬、东阳暨令弟二简泛舟西溪(其一)
清·陆震
爽气鲜新,秋一碧、天光如沐。风吹去、盈盈舴艋,水烟俱绿。细草乱生荒寺径,野瓜蔓绕农家屋。正村村、妇子趁秋晴,收新谷。对此景,看难足。频呼索,觞相属。任船头醉倒,鸥凫同宿。.....
贺新郎·多景楼落成
宋·李演
笛叫东风起。弄尊前、杨花小扇,燕毛初紫。万点淮峰孤角外,惊下斜阳似绮。又婉娩、一番春意。歌舞相缪愁自猛,卷长波、一洗空人世。闲热我,醉时耳。绿芜冷叶瓜州市。最怜予、洞箫声.....
清平乐(其一)秋叶
宋·高观国
盘枝剪翠。叶叶西风意。吹上玉人云□底。无限新凉气味。飘萧露卷烟柔。绝怜不逐宫流。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登王氏承庆楼歌
明·刘崧
谁能白日骑鹤缑山头,谁能赤手钓鳌沧海陬。长空千里望不极,爱此江上缥缈之飞楼。楼成宛在河中洲,排轶雾雨盘深幽。后有白塘百叠之丹崖,前有石浦万丈之龙湫。炎霄飞雪洒栋藻,清晓落.....
客夜有怀乌程吴右公明府董芑章参谋两表兄
清·李绳远
一送滇池草,重行楚岸花。故人俱远宦,遥夕倍思家。沙暗三秋雁,河明八月槎。天风洞庭叶,萧飒坠霜华。
游灵岩
宋·鲜于侁
千峰环郡宇,二水绕城堞。每怜山水佳,况复开岩穴。川流数里近,放棹攀巀嵲。灵岩骇神化,环阴数亩阔。何人营佛祠,栋宇殆天设。前轩瞰溪山,眺听心耳豁。径穿巨石下,碧玉耸高节。涓.....